今年45岁的铁步花和丈夫专职从事鸵鸟养殖已经整整10年了,但研发资金依然十分紧张,正向各界呼吁合作寻求发展。
在铁步花眼里,鸵鸟全身是宝:肉和蛋可以食用,皮和羽毛可以做皮具装饰,骨头可以熬制成钙,油可以做高级化妆品,就连粪便也可以作为农家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而且鸵鸟蛋[鸵鸟是世上最大的禽类动物;鸵鸟蛋则是世上最大的蛋,鸵鸟蛋一般高度15厘米,宽12厘米,重量1至1.5公斤。]的蛋壳还能做工艺品[工艺品(英:art craft)手工艺的产品。]……
据了解,养殖鸵鸟非常简单[《非常简单》是201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Z-Z科普联盟。],一只鸵鸟每天饲养成本在6元到7元,国家每年免费赠送**,基本上就不会再生病了。
那新疆鸵鸟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的瓶颈在哪呢?铁步花表示,目前,新疆的鸵鸟养殖,还只是停留在养殖、代加工[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基本含义是定牌生产合作,俗称“代工”。]粗分割、销售,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2002年,铁步花投资18万元,从西安购买来6只两公四母种鸟。“母鸟饲养一年半或两年之后,产的是没有受精的蛋,公鸟性成熟需要两年半到三年,养鸵鸟前三年肯定只是往里投钱。”铁步花解释说:“2006年年初,我开始把幼鸟免费送给其他养殖户,后来好多人认为鸵鸟养殖周期长、慢放弃了。现在鸵鸟养殖很难成片,形成大规模的养殖基地。”
铁步花夫妇这几年虽然赚了一些钱,但开鸵鸟肉精细分割厂和进行鸵鸟酒、鸵鸟钙相关产品研发还是很“差钱”在铁步花夫妇眼中,鸵鸟养殖业需要近100万元的投资,达到上千只的规模。内地较成熟的深圳等地区年屠宰销售鸵鸟3000多只,拥有1200多万元的产值。
她希望,未来在鸵鸟肉精加工[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分割厂基础上,在养殖基地建立鸵鸟特色示范店,集餐饮、工艺品为一体。除了吃外,还能带动更多人对鸵鸟的认知,并把鸵鸟皮毛等各类鸵鸟工艺品带给亲朋好友,传递一张呼图壁[呼图壁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下辖县。]的“鸵鸟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