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通常用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pH值、氨态氮、硫化氢、**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南美白对虾养殖塘中溶解氧的消耗及对策分析

、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溶解氧的高低对于对虾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对虾的摄食和生长。溶解氧是保证对虾正常生长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同时对调节水环境中众多物质的**分解起着主导作用,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对虾养殖过程中,底层水溶解氧不应低于4mg/L,最好保持在6mg/L以上,水中溶解氧不足可使对虾运动能力下降,食欲减退,饵料系数增大,体质下降,疾病增多;同时溶解氧不足会促进池水中氨氮、**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加大其毒性,严重时可造成对虾大量死亡。所以溶解氧的监测和调控是对虾养殖管理的中心环节。

  

  1溶解氧与对虾养殖生产的关系

  

  1.1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影响有机质分解的产物

  

  (1)水体中溶解氧充足时,有机质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以较快的速度分解,分解后的产物是CO2、N03-、PO43-、H02等对养殖对虾无害、对水生植物生长有利的物质。

  

  (2)水体溶解氧不足时,水层或底层嫌气性细菌繁殖占优势,它们分锯有机物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

的速度较慢,且分解产物多是对对虾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如H2S、NH3、CH4)。溶解氧不足,水体会发生脱氮作用和NO3-的消失,NH3的浓度增大,SO42-离子的还原反应产生H2S。同时厌氧条件加速底泥磷和氨氮的释放,减缓**分解作用,减慢海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进而引起对虾死亡,产生耗底问题。

  

  1.2水体溶解氧的降低影响养殖对虾的生长发育及虾塘环境。

  

  溶解氧在虾塘中被分解,池水缺氧后,对虾反应迟钝,生长速度慢,采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虾塘内有机废物增多,耗底问题产生。

  

  2虾塘中溶解氧的消耗及变化规律

  

  2.1虾塘中氧气的消耗因素主要有:

  

  对虾的呼吸作用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最终生成二**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包括蓝藻门 、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藻门八个门类的浮游种类,已知全世界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中国已发现的(包括已报道的和已鉴定但未报道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藻类)的呼吸作用;塘中的浮游动、植物死亡分解耗氧;虾塘水体和底质中有机物的**作用耗氧等。虾塘中对虾自身耗氧量

[耗氧量为每升水中在一定条件下被**剂**时消耗的**剂量,折算为氧的毫克数表示还原性物质。]

相对较少,而虾塘底质耗氧量则是养殖环境中溶解氧的主要影响因素,约占虾塘总耗氧量的60%,其次是藻类耗氧约占2O%,动、植物分解耗氧占15%,对虾耗氧5%

  2.2虾塘溶解氧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

  

  精养虾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昼夜变化表现在凌晨太阳出来以前溶解氧的含量为最低值,下午l6:00左右达到最高值;月份变化主要表现在7、8月份下午表层高峰值均值大大高于5、6月份均值。

  

  3对策

  

  为了确保南美白对虾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水体溶解氧。

  

  3.1合理安排放苗密度,合理投喂

  

  应根据虾塘的深度、底质以及整个生产周期的温度及其他有关条件,合理安排放苗密度。根据放苗数量和虾的大小及其他相关因子合理投喂饵料,防止残饵过多而增加耗氧量。

  

  3.2培育浮游植物

  

  虽然浮游植物对水体中溶解氧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但是在正常的日照条件下,一个浮游生物旺盛的池塘,每立方米水体每天可产氧10—2Og,浮游植物的呼吸耗氧量约占光合作用产氧量的1/5。同时,这些浮游生物还可以吸收掉大量的氮、磷等成份,从而加速池水的自净能力;因此,在对虾养殖中后期,通过适当增加浮游植物密度,就能大大提高养殖环境中的溶解氧。大量的浮游植物也会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消耗掉大量的氧。所以谋求浮游植物的适量繁殖,使其维持稳定于整个养殖过程,是水质管理的重要技术。

  

  3.3经常加注新水或施用微生物制剂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饱和状态,通过加注新鲜海水,可将溶解氧浓度较高的水带入虾塘,使虾塘溶解氧得到明显提高。缺少水源或注水不方便的虾塘,可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3.4化学物质增氧

  

  使用可以在水中产生氧气的化学物质如过**钙、过碳酸钠,增加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

  

  3.5养殖水体中正确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可有效地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增氧机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可粗略归纳如下:

  ①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②促使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混合,保持水温的均衡,提高底层水的溶氧;

  ③使虾塘水环流集污,提高虾塘排污效果;

  ④提高溶氧,促进池中有机物**分解,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⑤利于藻类生长,水色稳定;

  ⑥提高溶氧,有助于培养好氧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等。开动增氧机时间应根据虾塘溶解氧的含量及养殖天数养殖密度来确定,使池水溶解氧含量始终保持在5mg/L以上。

  此外,纳米管

[纳米管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1万倍,而它的硬度要比钢材坚硬100倍。]

池底增氧泵是一项在养虾技术日趋成熟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池塘增氧新技术。这些泵通过鼓风机把新鲜的空气吹到塘底,增加虾塘底部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使对虾充满活力,既提高产量,又改良品质。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纳米技术,通过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分布在接近池塘底部的纳米管内进行充气,以达到从底部对虾塘进行增氧的效果。与传统的表面机械增氧相比,具有增氧面积均匀、增氧层次均衡、机械耗能较少、改善底环境效果明显等优点,是一项正在逐年推广的新的池塘养殖技术措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