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为镰刀菌。镰刀菌属包括的种很多,同一种的形态变异较大,所以分类鉴定比较困难。
2.症状:镰刀菌寄生在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甲壳坏死、变黑、脱落,如烧焦的形状。在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到变黑处是由许多浸润性的血细胞、坏死的组织碎片、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
[常指由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在无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孢子。]组成的。上表皮一般完全被破坏。病虾游动缓慢,反应迟钝
[反应迟钝就是无法如正常人一样对**做出恰当的反应,或者反应得较慢。],濒死的个体侧卧于池底。
3.诊断方法:从病灶处取受损组织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有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才能确诊。有时只看到菌丝,可通过对菌丝培养形成大、小分生孢子。注意不要与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 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黑鳃病
[黑鳃病 该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轻时河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相混淆。
4.防治:①对虾养殖池要严格消毒,用二氯异氰尿酸
[氰尿酸(英文名称cyanuric acid)又名三聚氰酸(tricyanic acid);2,4,6-三羟基-1,3,5-三嗪;2,4,6三羟基-均三嗪(2,4,6-triazinettriol);均三嗪三醇(sym-triazinetriol)。]钠6.2克/立方米浓度在10分钟内可将分生孢子全部**。②在感染初期,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用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1950年发现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 noursei能分泌一种抗霉菌的物质,从而发现了第一种抗霉菌的抗生素。]每立方水体2000万单位,可以抑制镰刀菌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