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养鱼的都知道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变坏[语出: (1).]直接影响的是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业,养鱼人怕的是水质出现变化,水质不好鱼就生病。那么鱼塘[鱼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水质为什么变坏呢?以下就对鱼塘水质变坏的表现及原因做个分析。

鱼塘水质变坏的表现

1.鱼池水变绿。这是鱼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常常突然爆发,鱼池水变绿,小球藻就是罪魁祸首。

鱼塘水质变坏的表现及原因

2.鱼池水变红,变红应该怎样解决?红水是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有害水质之一,它对水产养殖动物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处理非常容易引起泛塘。引起水质变红的原因有很多。水中[《水中》是作者微生。]溶氧低,有机质含量高,轮虫过多,水质偏酸等等因素都能引起水色变红。在精养鱼池的养殖过程中,平时日常管理相当重要,合理的施肥,精心的管理,可以避免有害水质的产生。

3.水变黑发臭: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池塘水发黑的现象,池塘水发黑的原因一般是由于颜色较深的藻类和过多的有机物造成,有不好的情况也有好的情况。

鱼塘水质变坏的原因

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在遭到外界原因破坏或者水体自身调节能力失衡时,标志水体稳定的各类属性值会超出正常范围。一般引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体受外界污染。一般在养殖过程中,鱼塘周围环境有污染源,水体就会自然而然的遭受污染,一般水体都有抵抗能力但是长期受污染源的影响就会造成水质变坏,影响水中生物。或者因为在养殖过程中不正确的消毒操作也会使水质受到污染。

2.水体因长期养殖营养流失。在长期养殖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注意肥水,就会因为鱼类消耗而造成水体营养流失,水中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等都大量减少,这样水质会变瘦,鱼类生长会遇到各种问题,产量减少。

3.水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丧失(微生物失衡)。水体有自我调节能力是因为水中微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产生对水中生物有益的物质,一旦微生物失衡,有害微生物占据主导地位就会造成水体缺氧,水中植物疯长,赤藻、绿藻、蓝藻等都是因为这个发生的。终阻碍鱼类生长或者使水体缺氧鱼类窒息死亡。

4.鱼塘底泥变质,或者受到污染。一般鱼塘的底泥要定期清塘处理,杀菌消毒,**里边的有害生物,如果不能定期清塘消毒,鱼塘底泥会发生腐烂或者有害微生物污染底泥导致整个水体变差,更有甚者,受到污染的底泥可能产生各种细菌,各种有害虫类导致鱼类生病终引起鱼瘟。

5.外界环境突变。在养殖过程中渔民怕高温暴雨,这样的极端天气会急剧改变水体环境,造成水质变化。高温暴雨是造成水体缺氧,蓝藻爆发,鱼类窒息死亡的罪魁祸首。

鱼塘水质变坏处理方法

鱼塘水变绿处理方法

水质变绿,是因为水中长出了绿藻,这是好事呀!因为绿藻一方面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作为营养促进自身生长,从而达到进化水质的作用;一方面绿藻是养殖水生动物的开口天然饵料,对鱼虾类的生长是有好处的。

健康的绿水是嫩、爽,却不浑浊的。您要注意控制藻类的数量,否则,过多的藻类繁殖,就会造成水体缺氧,鱼虾类因缺氧而死亡。要有绿水的话,您可定期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小球藻源、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肥水,培养有益藻类。不要绿水的话,您可使用苔藻净来杀灭。

鱼塘浑浊处理方法

在下午6点时每亩?米使用明矾1公斤;如果池塘淤泥较浅,第二天上午8点使用“肥水素”加“101”,每种5亩/包,如果池底淤泥较深,则在第二天上午8点使用海联科101,3-4亩/包;

改善鱼池水质措施:

1.经常加注新水;

2.调节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既可直接增加池中的钙,中和酸性淤泥,提高池水的pH值,有利于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长,又可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

3.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高产鱼池每3~5亩应配1台3千瓦的增氧机。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开,*天下午或次日清晨开,*雨连绵或由于水肥鱼多,鱼严重浮头时应在夜间开。

黑水处理的方法

1、晴天上午使用海联科102,3亩·米/瓶

2、水色变清爽之后进行肥水:

淤泥较深:使用海联科101,3-4亩/包;

淤泥较浅:使用海联科101+肥水素,每种5亩/包。

鱼塘水质改良剂

【特别提示】

本品为上新型的第五代活性氧[活性氧(reactive oxy gen species , ROS)是体内一类氧的单电子还原产物,,是电子在未能传递到末端**酶之前漏出呼吸链并消耗大约2 %的氧生成的,包括氧的一电子还原产物超氧*离子(O2·-)、二电子还原产物过**氢(H2O2)、三电子还原产物羟基自由基(·OH)以及一**氮等。]水质改善剂,集、安全、环保于一体,符合现代人们对养殖业绿色健康的要求。本品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覆膜制片和制粒加工技术,能够迅速沉入水底,使有效成分缓慢释放,自下而上释放有效成份,在作用时间加长的同时促进水体整体改善。另外通过反应降低水质中的重金属含量**酸盐,藻类毒素等有害物质含量。同时又可额外提高水中的活性氧成份,提升水产类的生存环境,降低发病率。

【外观性状】白色片状颗粒。

【主要成分】过硫酸氢钾、**剂、螯合剂、稳定剂。

【包装】1.0kg,10kg、25kg.

【适用范围】用于海参、海蜇、贝类、虾、蟹、海淡水鱼等种苗和成品养殖水体水质、底质改良、池塘、河道、湖泊、景观水质净化、增氧、解毒、除臭。

【用法用量】正常使用:每亩(水深1米)200-250克;底质发黑、发臭、底热、解毒、除臭时,每亩米300-350克;处理黑水、老绿水、吃潮水等**水色时每亩米300克,第二天再使用一次。

【作用机理】本品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配置,**还原电位高达1.85V,其**能力超过了二**氯、次氯酸钠、优氯净、强氯精、高锰酸钾等大多数**剂。常温下,在水体里分解释放出活性氧,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提高水体的**还原电位能将水体中的二价铁**成三价铁,二价锰**成二**锰,**酸盐**成硝酸盐,硫化氢**成硫酸盐;能促进藻毒素水体里的含毒有机物被**去除;分解因使用含氯产品产生的结合氯胺等致物,使氯活化;降解因使用水产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而产生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的剧毒氰化合物;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净化水质,降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等。

【安全事项】不与碱类物质混存或合并使用,不能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运输和存储。

【储 藏】密封、避光、*凉干燥处保存

【标准依据】Q/NWKW08-2012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质对养鱼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要想养好鱼就得学会辨别水质的好坏。此外,养殖过程中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鱼、虾、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的目的。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