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养殖文化早已有之,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其养殖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池塘精养,一类为池塘混养。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鲤鱼怎样养殖?鲤鱼有什么营养价值[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鲤鱼怎样养殖?

  鲤鱼池塘精养模式可概括为三种:

  1、二龄鱼:春季3-4月份放养10尾/斤左右的规格苗,经过150天左右的养殖,在8月中旬后陆续达到上市规格,进行销售。该种模式为鲤鱼养殖多的一种模式,具有养殖周期短、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但鱼种成本偏高,且因大规模集中上市,鱼价往往较低,同时需经历两个鲤鱼急性烂鳃病的发病期,养殖风险大。

鲤鱼怎样养殖?鲤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2、夏花鱼:8月份之后放养30尾/斤左右的鱼苗,经过1个冬季,到第二年5月中旬陆续达到上市规格进行出售。该模式养殖周期长,需越冬,饵料系数偏高。但处于鱼类上市的空档期,鱼价往往较为理想。

  3、水花当年养成鱼:每年5月下旬放养200尾/斤左右的鱼苗,经过140天左右的养殖,到10月中旬陆续达到上市规格进行销售。该模式养殖周期短、池塘利用率高、鱼病少、饵料系数低、养殖成本低,但与二龄鱼上市时间重合较大,鱼价往往偏低。

  鲤鱼池塘主要混养模式可概括为两种:

  1、鲤鱼混养草鱼模式:在鲤鱼精养模式的基础上,放苗时混养一定量的草鱼,放养养比例一般为2~3:1。经过5个月左右的时间,达到上市规格,陆续出售。该模式切合生态养殖要领,饵料系数低,但因草鱼、鲤鱼习性差异大,若操作不当易引起草鱼不间断死亡,治疗难度大。

  2、鲤鱼混养鲫鱼模式:在鲤鱼精养模式的基础上,放苗时混养一定量的鲫鱼,放养比例一般为1~2:1。经过5个月左右的时间,达到上市规格,陆续出售。该模式由于鲤鱼、鲫鱼习性相近,操作管理简单,且因鲫鱼价格稳定、较高,效益较好,是今后推广的一个方向!

鲤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鲤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吸收率是指投射到物体上而被吸收的热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热辐射能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碳**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团。]、矿物质、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和维生素D;

  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有机物,直链饱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级的脂肪酸是无色液体,有**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嗅到的气味。],能很好的降低胆固醇[胆固醇又称胆甾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

  鲤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8克,钙65毫克,磷4.7毫克,铁0.6毫克,并含10多种游离氨基酸,这是其产生美味的主要成分。另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A、C、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及组织蛋白酶。祖国医学认为,鲤鱼性味甘平,有利尿消肿,安胎通*,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作用。

  鲤鱼目即鲤鱼眼睛,每100克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为高。鲤为淡水鱼,网膜上几乎只有维生素A2。

  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鲤鱼的钾含量较高,可防治低钾血症,增加肌肉强度,与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的健脾作用一致。并且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多吃鲤鱼还能降低胆固醇呢。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