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虾体色正常或微红,鳃部呈红色,因病情轻重而由粉红色
[粉红色(英语:pink)是一种由红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通常也被描述成为淡红色。]、红色至深红色
[深红色是在原有的红色基础上降低了明度而得,是红色系中的明度变化。]不等。病虾前、中期仍能正常游动及摄食,后期活力差,静伏于池底,容易用手捕捉,摄食减少或停止,逐渐衰弱而死亡。
本病主要是虾池长期缺氧及弧菌侵入虾体血液内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生活在长期缺氧或**环境中的对虾,体质较弱,当鳃部组织受损时,则容易遭受细菌二次感染。
防治方法:保持池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可用二氯异氰尿酸
[氰尿酸(英文名称cyanuric acid)又名三聚氰酸(tricyanic acid);2,4,6-三羟基-1,3,5-三嗪;2,4,6三羟基-均三嗪(2,4,6-triazinettriol);均三嗪三醇(sym-triazinetriol)。]钠0.2×10-6全池泼洒,也可用1×10-6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全池泼洒,防止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