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493]广东珠海斗门区三龙村有一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养殖土塘(图1),全遮*,面积1.5亩,水深2米,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和水车式增氧机。2018年6月5日放苗4.6万尾。

低溶解氧饱和度对虾发生气泡病和细菌病

6月30日,多云,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呈**,溶氧及温度变化幅度小(图2)。近几天各水质指标未出现明显异常。对虾未出现死亡

[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

,但观察料台处对虾活力稍弱。

7月1日,多云,溶氧及饱和度

[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

变化正常(图3、4、5)。

7月2日,阵雨,对虾开始发病,底罾处发现死虾6尾,病虾多数红须红尾,肌肉白浊,肠道不饱满(图6、7)。于料台处取4尾濒死病虾,内脏均分离到明显优势菌(图8)。上午9时,使用水质简易试剂盒测得:pH值8.3、氨氮0.1mg/L、**酸盐0.13mg/L、硬度1200mg/L、碱度100mg/L(图9)。使用塞氏盘测得水体透明度为60cm,水体呈**,使用“海控溶氧测控仪”测得池塘溶氧及饱和度变化较为平稳(图10、11)。

7月3日,阵雨,底罾死亡8尾,对虾摄食减少,且活力较弱。相邻池塘也相继开始发病。

7月4日,阵雨,底罾死亡30余尾,各池塘水质指标无明显变化,溶氧及饱和度变化平稳(图12、13)。使用TCBS培养基测得池塘水体中的弧菌数量较多(图14),当天全池泼洒“永乐碘”进行消毒。当天各池塘死亡数量均有所增加。

7月5日,阵雨,底罾死亡有所减少,约10尾,于濒死病虾内脏分离到明显优势菌(图15),经利洋公司研究所鉴定为副溶血弧菌,且含有PirAB毒素基因。

后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现死亡。

于7月2日、3日、5日取料台处濒死病虾各4尾,寄送予利洋公司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测**WSSV、EHP、SHIV三种均为*性(图16)。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所取各病虾肝胰腺腺管萎缩,部分样品可见大量细菌;鳃组织水肿,均可见气泡印记;肌肉组织坏死、杂乱,部分样品可见气泡;眼组织空泡化,个别可见气泡(图17)。初步判断,此次死亡由气泡病

[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

继发细菌感染引起。

分析:1、本病例在对虾发生气泡病前水体溶解氧没有发生过饱和,水温和气压也没有大幅度变化,因此可能是氮气引起的对虾气泡病

2、发生气泡病当天就在部分发病虾肝脏分离到弧菌,可能发生气泡病前对虾已经细菌感染,气泡病加重了对虾死亡。(利洋公司技术部张吉鹏三龙养殖场陈保立提供2019.03.2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