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气对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破坏力非常大,这样的天气往往会造成水产养殖的经济损失。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雨天对水产养殖有哪些危害和在暴雨时怎样管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雨天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1、养殖设施损坏。持续降水,使得塘埂松软,极易造成塘埂垮塌,或被雨水冲刷损坏;暴雨疾风容易导致设施养殖大棚坍塌,养殖管理用房进水,用电线路、设备漏电进水损坏,严重时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因此,在汛期及暴雨前要加强巡塘管理,加固塘埂和养殖设施,注意用电安全,加强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水泵等渔业机械设备检修,防止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雨天对水产养殖有哪些危害?在暴雨时怎样管理?

  2、养殖对象逃逸。强降水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特别是山区,低洼地、溪流边养殖场易发生因江水迅速上涨而被洪水淹没,养殖产品逃逸。平原地区也可能因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塘埂坍塌、池水猛增外溢,造成水产养殖对象逃逸。为此,要加强池塘塘埂塘基日常检查,做好加固工作,加强进排水系统检查维护,确保进排水沟渠的畅通。

  3、发生“应激”反应。连绵*雨,光照减弱,池塘水温下降,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导致养殖水产[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发生“应激”反应,摄食减少,生长减缓。应加强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调控,在暴雨前中后期及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池塘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防止水质恶化。可在暴雨前向塘口泼洒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缓冲雨水进入池塘后对pH值的影响。科学投饲,在饲料中要适当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免疫多肽等,提高养殖个体抗应激能力。

  4、容易浮头泛塘。由于光照不足,使得池塘水体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不够,水中溶氧量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害因子升高,水质恶化,导致水产品因缺氧浮头引起泛塘死亡。可采取开启增氧机和底增氧设施设备,增加池塘溶解氧的措施。

  5、易滋生致病菌。连绵*雨,缺氧环境,有害菌群繁殖,病原菌容易滋生。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导致池塘水体生态环境变差,易造成水产品体质减弱,诱发疾病,严重时发生死亡。对此,应加强水质调控,提升水体溶解氧。如已发生病害,则需及时针对性科学用药;对发生养殖产品死亡的,应及时捕捞死亡对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蔓延和暴发。

  

在暴雨时怎样管理?

  1、暴雨前,应该加强巡塘,加固塘基及防逃设施,检查养殖器械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等。

  2、暴雨前中后都要开启增氧机,尽可能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稳定水相,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可使用帮邦魔盒在线水质检测仪在手机软件上设置溶氧上下限,当停电,溶氧不正常时可以电话报警,让养殖户加快反应速度,减少损失。

  3、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增加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同时增加鱼虾活动量,以摄食池塘微生物,从而减少池塘生物总耗氧量。

  4、暴雨成灾的,在暴雨过后应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工作。如死鱼、病鱼,受暴风卷起的水草要立即捞出,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腐烂污染水质,并估算死亡养殖动物的数量、重量,以供补放苗种参考。

  5、灾害发生后,抓紧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塘坎和各种养殖设施,加固坝坎,及时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如对水浸泡的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6、加强消毒工作。对有鱼虾池塘应尽量采用低**消毒剂,如使用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等泼洒消毒,可有效防止鱼体因擦伤所引起的体表溃疡、烂皮烂尾等继发性疾病。对无鱼虾池塘,将水尽快抽干,曝晒、清池,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对池塘和周边进行消毒。

  7、暴雨后,要调控好水质。有条件的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对pH值在8.5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改善水质。平均水深在1.5~2.0米的池塘,可每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千克,化浆水后全池泼洒一次;对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比如酵之源,菌多多,弧克。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8、灾后及时补放苗种。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的鱼虾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以摸清存塘生物量,确定补放品种及数量。鱼种入池前应用2~3%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以防病菌的传播。

  9、加强灾后饲养管理工作,重点是投足饲料、施足肥料。饲料中要适当添加VC、免疫多糖、保肝健、免疫多肽进行投喂,提高鱼虾蟹抗应激能力;如果已经发生细菌**害,则还需另外添加鱼用抗菌药物。

  以上就是**雨天对水产养殖有哪些危害和在暴雨时怎样管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经济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