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采收时间及方法


褶纹冠蚌、背瘤丽蚌育的珠,一般“两夏一冬”就可采收[采收是指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入药部位或**已符合药用要求,产量与活性成分的积累动态已达到最佳程度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从田间将其收集运回的过程。],有的当年植片,当年采收;三角核蚌和其他贝蚌,一般要经过“三夏两冬”才能采收,有核珍珠[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要比无核珍珠时间短。为什么珍珠形成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呢?因为无论哪种贝蚌育的珠,也不管培养的是哪种珍珠,都要经历珠囊形成期、珠胚期、珠核期、增圆期、成圆期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所需时间一般需500天~800天,到了这个时间,就应及时采收,最长的养殖期,也不得超过1100天。养殖年限增长,珍珠粒可略微增大,但因蚌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里产生出某种物质;**中的裂隙逐渐被流动的矿物溶液填满。]功能减退,珠质、珠色远不如适时采收的好,有的还会因珍珠粒增大膨破表皮而脱落,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采收珍珠每年有3个时间:一是秋末,因为这个季节天气变冷,水的温度下降,育珠蚌[1.能产珍珠的蚌。]分泌珍珠质逐步减慢,促使珍珠的表面逐步变得细腻、色泽光亮;二是冬初,这时育珠蚌已进入半休眠状态,完全停止了分泌珍珠质,所以这个时期采收珍珠质量也是最好的;三是早春,此时不仅珠的质量好,最重要的是这时采珠[采珠,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可以和下一轮育珠手术作业衔接起来,采取先制片,后取珠,可充分利用上一轮年轮育珠蚌做下一轮的制片蚌,还因春天水温升高,利于珍珠伤口的愈合和珍珠生长。

  夏天是严禁采收珍珠的。主要原因是夏天珍珠质分泌旺盛,造成珠体表面不整齐,质地松、光泽[光泽所属现代词,指的是指宝石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物体受光照射时表面反射光的能力,福建的一个县。]暗淡[昏暗,不光明...];同时,由于气温高,珠蚌易感染,容易污染水质,导致珠蚌大量死亡。

  采珠的方法:先把准备采珠的育珠蚌从竹架或篾笼里取下,运到室内,用刀切断前后闭壳肌,用手指捏出外套膜内的珍珠,然后及时进行清洗,以除去附在其表面的液体和污物,否则会使珍珠光泽暗淡、品质变坏。珍珠的洗涤,可以在饱和的食盐水中洗去粘液、珠囊和附着物,再用清水洗净[洗净,汉语词语,指把衣物、器物清洗干净的意思。]珍珠上的盐水,最后用0.15%~0.2%十二醇硫酸钠洗涤。然后将珍珠盛放在容器内,用药液淹没珍珠,轻轻搅拌约3分钟~5分钟,使药液和珍珠表面充分接触,静置过夜。第二天再轻轻搅拌约15分钟,用清水冲洗,把泡沫及污物充分洗净,然后用绒布吸干,白绸布打光,分出级别。

  对光泽暗淡的珍珠,可以用3%~5%的双氧水(过**氢)或稀**浸渍,使其恢复光泽但浸渍时间一定要适宜,否则容易引起变质。浸后要用清水洗净,经处理后光泽仍较差的珍珠,还可将它与混有食盐的锯木屑一同装入布袋中揉磨,即可增加光泽。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