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勤养鱼懒养花”,这句话简单明了的阐明了养鱼养花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暗示着如果你是一个慵懒、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好就别养鱼。要养鱼必改底,那么养鱼改底如何做?小编为您揭秘:
改底是什么
使用强**剂[在**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作**剂,与此对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作还原剂。]来**分解有机物[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就是强氧分解,一般来说,强氧分解并不能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而只能使有机物从一种状态**为另一种状态,同时降低有机物的分子量,目的是为了让有些难于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指材料在生物体内通过溶解、酶解、细胞吞噬等作用,在组织长入的过程中不断从体内排出,修复后的组织完全替代植入材料的位置,而材料在体内不存在残留的性质。]的有毒有害有机物通过强**剂的**为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然后再通过后续的生物降解处理。强氧分解还能提高底的**还原电位,从而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
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底部有机物积累会越来越多,生物降解消耗的氧气也越来越多,致使底中的氧气逐渐“断粮”,此时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种类由好氧型逐变为厌氧型[指必需在无分子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一些微生物的总称。],而厌氧型微生物大多是致病菌,所以要灭菌。由于降解过程也会由原来好氧生物降解逐渐转变为厌氧生物降解,并会产生氨氮、甲烷、硫化氢[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毒。]、**酸盐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毒害养殖生物,所以要立即设法阻断,同时也需要将已产生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能利用的营养物质(即解毒过程),这所有过程都称之为改底。
养鱼改底怎样做
1、物理方法
淤泥过多的挖去一部分淤泥,并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1-2小时,增加池塘底部溶氧,泼洒相应的改底药品,但此方法只能将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清理也不是很方便。
2、化学方法
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清塘,生石灰可以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还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3、生物方法
施用芽孢杆菌后可以有效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含量,并能为池塘藻类提供营养盐,形成良性循环;光合细菌能在无氧或含氧量低的底部利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合成自身物质进行大量繁殖,从而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养鱼改底工作有多重要,大家都了解了吧。经过多年哪怕是一年的养殖,池底的沉积物会污染水质,造成下一个养殖周期容易发病,所以经过了一个养殖的周期,就非常需要进行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