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底热的形成:高温天气持续闷热,风平浪静,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池塘上层水的温度比下层[基本资料词目:下层 拼音:xiàcéng 基本解释: [substory] 较低的一层;特指森林生长不达到林冠的一层1引证解释1. 下面的一层或几层。]水要高,增加了上下水层混合对流的阻力,上层水丰富的溶氧不能传输到下层水,而下层丰富的营养盐[自从人们了解到海洋营养元素的存在之后,一直都在关注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海洋环境科学得到快速发展,以海洋营养盐元素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成为海洋有机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也不能补充到上层,久而久之底层[底层,subbing layer,是指能与片基黏附得很好、又能与感光层粘接得很牢的一种中间粘接层。]形成“底毒层”,底层的有机物大量积累后,厌氧菌大量繁殖,进行厌氧发酵[厌氧发酵是指废弃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产生的变化,液化阶段主要是发酵细菌起作用,包括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质水解菌。],发酵产热,这就产生氨氮,**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最终导致池底缺氧,发黑,发臭,发热。
2、底热的危害:池底越热,意味着发酵越厉害,底层温度越高,厌氧发酵也就越厉害,溶氧就越低。底层缺氧,海参慢慢往礁上爬,海参体质变差,有害细菌滋生快,海参容易吐肠,底热持续时间长,海参慢慢脱礁掉滩化皮。如不及时处理危害及大。
3、底热的预防及处理对策:
a减少池底死藻,残饵,粪便等有机质的积累,定期解毒改底。
b定期启动增氧系统,打破水体分层,让上下层水对流畅通。
c如发现产生底热,方案1:用精博[词语读音jīng bó ㄐㄧㄥ ㄅㄛˊ引证释义精博 :精深博大。]“净水宝”加上“六抗底安”加“固粒氧”全池泼撒。方案2:用精博“底佳养”加上“底安”加上“长效粒粒氧”。如果严重先全池泼洒“碧水爽”增加水的通透性。方案3:用氧开灵一包两亩,同时碧水爽一瓶两亩,处理底热和转水效果很好。
4、建议:在山东东营河口调查发现,平时习惯用微生物制剂的养殖户基本上池塘不发生底热。建议定期泼洒精博活菌王,精博神液,EM益菌素,精博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