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塘前期培水方式

1、湿底培菌

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粤东土塘对虾养殖前期培水几种方式介绍

进水后将水位保持在30公分左右,利用低水位高溶氧的条件,泼洒氨基酸

[氨基酸是羧酸碳**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团。]

活藻素补充多种营养,加上补充粉剂活菌王,使异养细菌大量繁殖,去除底泥残留的有机物。这里选择氨基酸活藻素而不是选择红糖作为碳源的原因在于氨基酸活藻素有平衡碳氮比

[碳氮比,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

的功能。往后的发展路线在2、3之间。

2、浅水培虫

将水位控制在50公分左右,这时候通过简单的与1同样的培水工作后,池塘异养细菌同样也会大量繁殖,单胞藻

[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

类也容易生长,但是最后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

中的轮虫桡足类枝角类

[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

也会大量繁殖,并且捕食过虑细菌、藻类。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水透明度高,浮游动物旺盛,但是往后的调水难度相对较高。原因在于,浮游动物大量虑食有益藻之后,池塘的藻相发生改变,容易剩下个体小不能被捕食的藻类如蓝藻,或者有坚固外壳不容易被消化的藻类如甲藻。

往后的池塘水质如果调节不当,容易发展成有害藻占优的水体。而且会面临**酸盐与氨氮问题,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大量的生物饵料。

3、深水培藻

水位超过60公分,泼洒氨基酸活藻素加活菌王或者黑金神,水体也有细菌与藻类以及浮游动物的生长。如果不进行干预可以演变成2的情况。人为进行干预的办法就是出现浮游动物时,使用杀虫剂,保持藻相。这种方法前期水质比较稳定,中后期底质管理比较费心思。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