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红水又称铁锈水。]是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有害水质之一,它对水产养殖动物危害很大,近年来,参圈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发红现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水体发红现象的因素很多,针对不同的发病机理采取不同的处理[处理是汉语词汇,读作chǔ lǐ,出自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有处置、安排、加工等意思,快速的解决问题,也泛指低价出售。]方案。
1、水体发红的池塘通常有如下表现
(1)大多数情况下参圈水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红色,下风口红色尤为严重。
(2)缺氧,无论是活的藻体或者是死亡的藻体都会消耗大量[基本信息 【词目】大量 【 拼音】dà liàng 【英译】[A flock of;A quantity of;Many;Mass;Great deal] -daliang
]
的氧气,海参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会出现**在礁石顶端。
(3)水体pH值上升,粘稠度增加,不利于海参的生长。
2、几种红水现象及处理方案
(1)倒藻
[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引起
[基本解释1. [set off]∶起身各稍自引起**2. [give rise to;lead to;cause;make]∶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引起好感...]的红水
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
[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
倒藻原因:
水质较肥,水色较浓,藻相不稳定,藻体老化,遇到天气突变(尤其是持续*天后)藻类大量死亡,此时水体严重缺氧,4-5月份和8-9月份最为常见。
倒藻的危害:
首先溶解氧会下降,二**碳会增加,使pH值迅速下降;其次,大量的死藻分解,会加大耗氧外,还会产生氨氮和**酸盐;第三,水中的原生物会大量繁殖
[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处理方案:
首先,开启氧泵大量增氧
[ ...],同时配合使用
[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增氧解毒安”2-3亩/袋或者“绿水解毒安”1-3亩/瓶;其次,使用“参底安”2-3亩/袋或者“爽底安”2-3亩/袋底质处理;第三,使用“底改”1-3亩/袋,同时配合使用“速调107”1-3亩/瓶或者“强效EM”1-3亩/瓶改底调水。
(2)甲藻引起的红水
原因:
外海的藻种进入参圈,环境适宜引起大量的繁殖,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甲藻毒素,进而引起水体发红,全年可见。
危害:
首先,大量的藻类繁殖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造成养殖动物缺氧;其次,大量繁殖的甲藻释放大量的毒素,造成海参肿嘴,进而引起海参化皮;第三,藻类大量繁殖容易倒藻。
处理方案:
首先,选择晴天上午使用漂**2-5斤/亩杀灭有害藻类;其次,使用“速氧”2-3亩/袋增氧,同时配合使用“参底安”2-3亩/袋或者“底加氧”2-3亩/袋底质处理;第三,使用“低温硅藻生长素”5-8亩/桶肥水,同时配合使用“强效EM”1-3亩/瓶调水并辅助肥水。
(3)除甲藻外的其他单一藻相引起的红水
原因:
参圈中藻类较少,水体环境一旦适宜,某种藻类(如链状硅藻、直链硅藻)即可大量繁殖,引起水体发红,8月份以后最为常见。
危害:
首先,大量的藻类繁殖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造成养殖动物缺氧;其次,藻类大量繁殖容易倒藻。
处理方案:
首先,选择晴天上午使用二**氯100-200克/亩杀灭有害藻类;其次,使用“氧力源”2-3亩/袋配合“绿水解毒安”1-3亩/瓶或者“增氧解毒安”2-3亩/袋增氧解毒;第三,使用“爽底安”2-3亩/袋配合“底巧”1-3亩/袋进行底质处理;第四,使用“速调107”1-3亩/瓶或者“*酵素”100-200亩/桶进行调水。
(4)浮游动物(如枝角类
[枝角类(Cladocera)又简称“溞类”,水溞(注:该字读作zǎo,为早期水生生物学家自创新字,目前正确读音还未收入而只能借用sǎo打字),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引起的红水
危害
枝角类少的情况下对海参危害不大,在水体中呈现带状或条状红色,这时大量的浮游动物则会摄食浮游藻类,同时消耗大量的氧气。
处理方案
一般使用杀虫剂(如阿维菌素)选择在下风口进行处理,同时注意增氧和改底。
引起水质变红的原因有很多,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合理的施肥,适当投饵,减少有机质数量,可以避免有害水质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