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化冰期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漂参”已成为每年春季最让养殖户朋友们担心、头痛的问题。关于其成因,众说纷纭,不同养殖户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技术人员也有不同的解释。近期在辽宁东港及庄河地区海参圈跑塘服务中发现“漂参”现象很严重,通过对水质理化指标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是引起海参“漂参”的重要原因。
一、近期情况介绍
2015年3月4~6日,辽宁东港菩萨庙及庄河栗子房地区,大部分海参圈冰仍未化开,冰层厚约3公分左右,用铁锹凿开冰层,在冰眼处用“哈希”溶氧仪测得冰下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及饱和度[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都非常高,随机测得25个海参圈的数据,其平均溶解氧为17.98mg/L,饱和度为174.27mg/L,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为6.68℃,最高溶解氧为21.82mg/L,饱和度为207.6%,温度为6.8℃大量[基本信息 【词目】大量 【 拼音】dà liàng 【英译】[A flock of;A quantity of;Many;Mass;Great deal] -daliang
]
事实数据显示“春季缺氧漂参”现象并不常见。
图1
图2
二、典型案例
菩萨庙镇海阳红村一海参圈,面积58亩,水深1.6米,未化冰前多次在池边检测其底层
[底层,subbing layer,是指能与片基黏附得很好、又能与感光层粘接得很牢的一种中间粘接层。]溶解氧均在20mg/L以上(如图3),有时“爆表”(超过仪器能测定的最大值),此池塘冬季未打冰眼,冰下长有“黄管菜”(图4)一类青苔。3月10号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冰层变薄,开始排淡,3月16日,白天有雾,下起了毛毛雨,这一池塘冰全部化开,此时水深1.4米左右,海参开始上漂,药店人员去测其水质数据如下(如图):
表层:溶解氧:14.05mg/L,饱和度133.2%,温度6.4℃(图5)
中层:溶解氧:21.42mg/L,饱和度206.1%,温度7.1℃(图6)
底层:溶解氧:---mg/L(爆表),饱和度---%,温度8.2℃(图7)
解剖上漂的海参,发现其体内,体壁有大量气泡(如图10、11)
图3化冰前测得圈里数据
图4化冰后圈里捞出的部分“黄管菜”
图5上层
图6中层
图7底层
图8漂参
图9捞出部分上漂的海参
图10、图11解剖后海参呼吸树及体壁大量的气泡
三、分析及总结
1、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气泡病”引起的“漂参”。化冰前,冰下溶氧过高,气体
[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压力较大,气体溶解度较高,但海参冬季长期生存在这种环境下已经适应。3月16日突然一化冰,气压变小,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气体饱和度升高,水体中的气体很快大量逸出,而海参体内的气体分子则不能及时排出,在组织间隙中逐渐游离**,形成气泡,病情严重的海参就开始上漂,即所谓“漂参”。
2、生产中春季化冰期“漂参”成因多数为此,很少会出现像夏季缺氧、中毒等导致海参上漂,但不排除个别圈化冰期有烂草夹带海参上浮,贴到冰、淡水
[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导致的海参上漂,但这种情况只是被带起的海参有损失,池底海参还是安全的。
3、事实证明,正常情况下,海参同其它生物一样,也是有自我保护本能的,它并不会主动吸滤淡水,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在化冰前,冰下池底温度多数在6~9℃之间,这时海参已经开始出礁摄食,滩面出现大量海参粪便,仔细观察池水也能明显看出海淡水分界层,细心的养殖户会发现,海参普遍在淡水层以下活动,并不会出现在淡水层以上。如果海参是吸入大量淡水因自身比重与海水失衡导致“漂参”,那么冰下就会漂,生产中并未发现此现象,很显然这种提法也并不准确。笔者也曾经检测过上漂海参体内液体的盐度,与池塘表层水盐度大致相当,一般在13‰~17‰左右,水虽分层,但非完全淡水,此时池底层盐度在30‰~34‰上下,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海参可能是因气泡病先上浮,其后呼吸滤进表层低盐水,而非先吸进淡水,导致的上漂。
四、如何预防
1、立春过后及时打冰眼,减压、曝气。
2、有换水条件的参圈可在化冰前一两个“活汛”适当冰下“窜水”,即参圈冰下排淡,也能起到透气,冰下减压的作用。但要注意,圈外水温较低,水质差异大,一次换水量不要过大、水流不可过急,防海参因应激反应发生“回礁”、“肿嘴”、“吐肠”等现象。
五、发病后处理
1、如发现海参已经开始有“漂参”现象,应及时使用“速解安”+“激活”缓解病情,待好转后再适当改底,改善环境。对于表皮有创伤的海参可用“永乐碘”全池泼洒,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收敛创口的作用。
2、对于上漂的海参,可放入网兜装上石块,沉入深水区,待36~48小时后,大部分海参可恢复。但体色为粉白色的海参虽未化皮,多数已经死亡,应及时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