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主养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该模式以小龙虾养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

为主。小龙虾的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小龙虾六种最常见养殖模式介绍

方法有2种:一种是春季放养虾苗。放养规格

[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

为200~300尾/公斤,密度

[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为30~40公斤/亩,时间在3~4月份。另一种是秋季放养虾种。放养规格为20~30尾/公斤,雌雄比为3:1,密度为25~30公斤/亩,时间在8~9月份,次年3~5月份及时将已繁殖过的虾种捕起上市销售,将虾苗留在池内进行成虾养殖。为了增加综合养殖效益和控制池水肥度,可合理搭配放养部分规格为200~250克/尾的鲢、鳙鱼种

[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

,密度为200尾/亩左右,时间在5月份。小龙虾于6月份开始起捕,捕大留小。鲢、鳙鱼待小龙虾养殖结束时一起干塘捕捉。

二、蟹池套养小龙虾

该模式的养殖方式有2种:一种是以河蟹养殖为主。河蟹的放养规格为150~200只/公斤,密度为600~800只/亩,时间在2~3月份;虾苗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公斤,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另一种是以小龙虾养殖为主。虾苗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公斤,密度为30~40公斤/亩,时间在2~3月份;蟹种放养规格为60~100只/公斤(在小塘口或特设区域内进行强化培育的大规格蟹种),密度为200~300只/亩,时间在5月份。河蟹、小龙虾同属甲壳类,食性相似,也具同类相残的特性,因此,在养殖池内应栽植复合型水草,水草覆盖率应达60%以上。水草不仅可作为蟹、虾的植物性饵料,还可作为其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三、成鱼池套养小龙虾

该模式以成鱼养殖为主。每亩放养规格为50克/尾的鲫鱼种1200~1500尾、50~70克/尾的鳊鱼种500~600尾、50~60克/尾的鲢、鳙鱼种100~200尾,放养时间3~4月份;虾苗放养的规格为3厘米左右,密度为4000~5000尾/亩,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小龙虾从6月中、下旬开始用虾笼、地笼捕捉,捕大留小。成鱼根据市场行情于年底前后出塘。

四、鱼种池套养小龙虾

该模式以鱼种培育为主。虾苗放养规格为200尾∕公斤左右,每亩密度为2500尾∕亩左右,时间在3月底或4月初。于6月份投放夏花鱼种,放养的品种主要为鲢、鳙、鲫鱼。鲢鱼夏花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为12000~15000尾∕亩、鳙鱼夏花的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亩、鲫鱼夏花的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夏花入池前以小龙虾养殖管理为主,投喂小龙虾配合饲料;夏花入池后以鱼种培育管理为主,投喂鱼种配合饲料。小龙虾从6月份即可开始捕捞,捕大留小,2~3个月时间基本可将池虾捕完。鱼种到年底捕起出售或并塘越冬。

五、藕塘套养小龙虾

该模式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利用、互相补充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选择叶茎细短、长势迅猛、枝干发达、肉质脆嫩、优质高产的藕种,栽植密度为600~700株∕亩,时间在4月中、下旬;小龙虾的放养规格为200尾∕公斤,密度为3000~4000尾∕亩,放养时间宜迟不宜早,虾苗放养过早容易造成藕芽伤害,一般控制在5月下旬。

六、稻田套养小龙虾

该模式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并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是提高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水稻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下种育秧,于5月底至6月初开始栽插秧苗,采用浅水、宽行、密株的栽插方法,并适当增加田埂内侧环沟两旁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际优势。小龙虾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公斤,密度为3000~4000尾∕亩,时间在4~5月份。

作者: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 闵敏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