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犀牛脚一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面积6亩,平均水深1.3米,2台水车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2台叶轮式增氧机(见图1)。从塘外的河道中进水,水源为涨潮后的外海水,进水后用二**氯、强氯精等消毒。2015年7月18日一次性放一代苗20万尾,塘中有少量的胡子鲇,在养殖过程中曾加水。该塘虾一直吃料很慢,加不上料,虾生长缓慢,但9月初以前无游水
[游水是汉语词汇,拼音yóu shuǐ,出自《管子·轻重甲》。]、死亡情况。8月28日用次氯酸消毒。29日开始下雨,连续*雨天一直持续到9月5日。
9月3日,养殖户发现池塘中有几尾身体发红、空肠空胃的虾在水面上游水。9月4日早上8点半到该池塘,测定水温27.2℃,水质指标:溶解氧6.50mg/L,pH值8.3,**酸盐0.1mg/L,氨氮0.2mg/L,水浓绿,透明度低。用网兜从池塘中兜起游水虾,游水虾反应迟钝,身体均匀微微发红,空肠空胃(见图2)。从该池塘中取8尾虾,其中6尾游水的红体虾、1尾空肠空胃虾、1尾正常虾(见图3)。分别从8尾虾的肝胰腺中接种TCBS培养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鳃和肝胰腺用95%酒精固定,带回公司研究所进行白斑症
[白斑症又称为白蚀症,是一种原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WSSV)、传染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皮下及造血**坏死**(IHHNV)、对虾肝肠胞虫(EHP)检测。
结果:经28℃培养24h,7尾病虾均分离出大量细菌,正常虾未分离出细菌(见图4)。经PCR检测,7尾病虾WSSV均呈阳性,正常虾WSSV呈*性,8尾虾IHHNV均呈*性,其中6尾虾EHP呈阳性(见图5)。
分析:1、广西钦州地区从8月29日开始连续*雨天气,下雨前水温33℃,下雨后,水温下降到27℃左右,水温下降后,大量虾出现吃料缓慢、加不上料,甚至减料的情况。有的池塘出现红体、游塘的虾,出现红体,游塘虾后2天内出现大面积死亡,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采集的红体、游水病虾经检测WSSV均呈阳性。根据症状和检测结果,诊断是连续降雨后诱发白斑症**病发病,并且有的虾已经继发弧菌感染。
2、该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的水源多为外海水,一般都是涨潮时进水,进行消毒后放苗养殖。但该池塘在养殖过程中曾从河道中加水,在加水过程中可能带入了白斑症**。
3、本病例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该池塘所取样品,经过实验室PCR检测,8尾虾中6尾虾EHP呈阳性。EHP主要感染虾的肝胰腺上皮细胞,导致虾的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虾生长缓慢、参差不齐。本病例中虾生长缓慢可能与EHP感染有关。(利洋研究所张文文雷燕利洋犀牛脚店曹金建提供201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