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扇贝养殖期的几项措施

1.及时[及时,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í shí。]分苗与倒笼[腐*发酵时,接种好的白坯放在笼屉内,行间留间隔,以利通风调节温度,码好笼后,上下屉垛起,一般在最上层用布苫顶,以便保温。]

  扇贝[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一年有两个适温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称为生长期,也称为生季。],栉孔扇贝苗养到成贝要经过三个适温生长期,所以生产上要抓紧时间在当年8月底以前分苗,这样到年底贝苗壳高可达到2厘米~3厘米。翌年4月倒笼养成时要将大小苗分开,大苗到年底10月~11月就可收获;小苗要到第三年春季4月~5月才能收获。
  另外,倒笼时间早晚对扇贝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一般翌年春季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回升至5℃左右时,应及时倒笼。如果能在4月中旬前后完成倒笼工作,则能使扇贝充分利用当年两个适温生长期,长成壳高6厘米~7厘米的规格。

  2.及时调节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水层

  冬季(水温低于5℃)和夏季(水温高于25℃)将扇贝沉到中下层海水中养殖,使其安全越冬与度夏;春季和秋季(水温10℃~23℃)将扇贝上升到2米~3米水层进行养殖,这两个季节由于上层水温适宜,饵料丰富,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扇贝的生长。

  3.及时清除附着[附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fuzhuo,指较小的物体黏着在较大的物体上。]生物

  扇贝养殖中附着生物大量附着,造成水流不畅,饵料减少,严重地影响了扇贝的生长与存活。清除附着生物的方法有:①夏季7月、8月附着生物繁殖高峰时要沉筏,避开附着水层;②及时刷笼、倒笼,每1个月~2个月要洗刷网笼一次,每年的4月、8月各倒笼一次,倒笼能够彻底清除附着生物。

  4.调整浮力

  随着扇贝不断生长,加之附着生物的附着,筏架负荷逐渐增加,为保持合理水层和防止沉筏,应及时调整浮力,可增加浮漂数量或采用双排吊漂。日常管理中还应经常检查有无浮漂脱落,吊绳松动,网笼破碎开口,网笼互相缠绕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施行贝藻间养与贝藻轮养

  扇贝养殖中,为提高海区利用率[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增加经济效益,还普遍实行了贝藻间养与贝藻轮养。扇贝的代谢产物为海带提供了有机肥料,增加了海区的含氮量;扇贝呼出的二**碳,给海带增加了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的原料。海带光合作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扇贝的呼吸;漂浮在水中的海带藻体,对扇贝起了蔽荫作用,有利于扇贝的摄食和生长,因此二者互为有利。生产中主要做法有筏间养和绳间养,前者每隔l台~2台筏架养1台筏架的海带;后者每隔4绳~5绳海带养1笼扇贝。海湾扇贝可与海带轮养,海带6月收割后,海湾扇贝可暂养贝苗,7月贝苗分笼养成,10月海带下海养苗(只占用10%的养殖海区),11月海湾扇贝可以收获,收获后海带可分苗养成,这样可使海区利用率倍增。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