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罗氏沼虾[沼虾,属于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过大,水质恶化,滥用药物等原因,导致罗氏沼虾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病及其继发性细菌、**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防治,内容如下: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防治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病因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发生与苗种质量、放养密度、池底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过多和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虾苗、成虾期均有发生。在大棚培育虾苗阶段,放养密度过大、种苗质量较差时,纤毛虫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可达80%以上,尤其是成虾拉网上市,水体不断变化,水质极易恶化,池底有机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和经常滥用微生物制剂的虾池,发生此病的几率高,可达到90%以上。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症状
罗氏沼虾烦躁不安,在池边频频游动,妨碍摄食、蜕皮,影响生长。如在鳃上大量附生,可引起罗氏沼虾缺氧窒息死亡。急性期亦称痢疾型,患者可有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有的出现脱水,营养**及消瘦,治疗不当或不济事,可转为慢性,患者可有不适,回盲部及乙状结肠部压疼,周期性腹泻,大便呈粥样或水样,常伴有粘液,但无脓血。滋养体偶可经淋巴通道侵袭肠外组织,如肝、肺、或泌尿生殖**等,曾报告从1例慢性鼻炎的鼻分泌物中查见滋养体。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预防
防治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原则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同。结肠小袋纤毛病的发病率不高,重点在于预防,应加**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管好人粪、猪粪,避免虫体污染食物和水源。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治疗
冲注新水和换水,用孔雀石[孔雀石是一种天然矿石,也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为水合碱式碳酸铜,呈翠绿或草绿色的块石。]绿或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等传统渔药浸洗。孔雀石绿(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体用0.2克)浸泡30分钟,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0.4克)浸泡6小时,每疗程连续3-5天;也可用25~30ppm福尔马林溶液浸洗,24小时换一次水,连续2~3次。也可用市售商品鱼药(如:纤毛净、甲壳净等)进行治疗,用量要参照各自的使用说明。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注意:纤毛虫病易与着毛病、水霉病相混淆。水霉病是灰白色棉絮状茵丝,茵丝末端有球状孢子或由孢子联成的黑色菌体。治疗时,着毛病可全池泼洒0.7ppm硫酸铜,次日换水。水霉病可全池泼洒4%~5%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
罗氏沼虾纤毛虫病的防治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罗氏沼虾纤毛虫病在罗氏沼虾育苗期间的发病率较高,危害极为严重,养殖户们要小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