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中经常会采用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的模式,常见的有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和草鱼、鲫鱼[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喜头、鲫壳、河鲫 。]、鳊鱼混养模式。以下就对这两种模式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供大家参考使用。
常见的几种养殖草鱼模式的介绍
一、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
1、一次性放足鱼种
(1)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时间:11月份干塘捕鱼,12月清整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元旦前后开始放养放足鱼种,2月底前结束。
(2)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如:以一龄草鱼为主,套养二龄老口鱼,搭配一些滤食性、低栖性鱼类的方式。
(3)放养量:亩产400kg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1/6计算。
2、多次轮捕,捕大留小
(1)、一般池塘,全年轮捕七次左右,并随着鱼体的生长按季节分批进行扦捕,将生长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捕出,及时调整池塘负载量。五月份就开始轮捕二龄鱼,3月至6月间每隔25天轮捕一次,将生长达到2kg以上的二龄鱼全部捕出。8月至11月,捕起达到商品规格的草鱼、鲢鳙鱼。
(2)、套养鱼苗,合理密养
在轮捕过程中,按照季节和需要补放一部分鱼苗,增加复养指数,使池塘始终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以利用水体。
二、草鱼、鲫鱼、鳊鱼混养模式
1、池塘条件:一般此种养殖模式的池塘中,淤泥较深,部分池塘淤泥厚度达50cm以上,部分池塘可使用挖机清除池底淤泥。一般很少用生石灰、漂**、强氯精等药物清塘;
2、养殖设施:池塘面积较大的,每20~30亩安放一台投饵机。池塘面积为10亩左右的,一般安放1~2台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但面积超过200~300亩的,基本不放增氧机。
3、放养情况:草鱼200~350尾/亩,鲫鱼500~800尾/亩,鳊鱼200~300尾/亩,白鲢150尾/亩,鳙鱼50尾/亩。池塘面积大小不等,7~500亩之间均有。一般池塘面积小于30亩的,放养情况偏向上述密度的上限;池塘面积大于30亩的,放养情况偏向上述密度的下限。另有一些池塘面积50亩以上,但池塘较浅,高水位不超过1.5m的,草鱼放养量为30-50尾/亩,鲫鱼放养密度适当增加。
4、饲料选择:以7~30亩的池塘为例,一般在养殖初期,使用粗蛋白含量为28%的饲料,后换为粗蛋白含量为29%的饲料,在鱼类的生长旺季(6、8、9月份)使用粗蛋白含量为30%的饲料。
5、水质调节:只要养殖过程中积极调水的池塘,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易治疗;如果不进行调水的池塘,草鱼的死亡严重;鲫鱼死亡一般是在5月份的腹水病和7月份高温季节的细菌性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