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鲷池塘养殖技术



1、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场地的建造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尽量利用天然潮汐的涨落来灌水和排水,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排灌分家。无潮灌能力的养殖场则应安装水泵或水车进行排灌和增氧。精养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一般面积为10-15亩,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长宽比为1:0.6,水深1.8-2.5米,塘基坚实不漏水,池塘的注排水闸[排泄洪涝渍水的水闸,又称排涝闸。]门宽0.8-1米,最大日换水量为30%。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前,池塘需晒塘,清塘和消毒,以杀灭野生鱼虾,装好闸门后进水,并进行施肥,培养饵科生物。

2、养殖方式黄鳍[《黄鳍》是一款IOS平台的应用。]鲷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指具有相同品质的东西,如植物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和以单养[单养是一个水产术语。]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

①单养。每亩放养700-1500尾,每年1-3月投放鱼苗,规格为2-5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养殖周期为1年至1年半,起捕规格200克以上,投喂冰鲜下杂鱼及人工饲料,亩产一般在150-300公斤。

②多品种混养。混养能合理使用养殖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域的生产力,常用的混养方式有:a黄鳍鲷、鲻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500-700尾(5-7厘米),200-300尾(7-8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00-150公斤。b黄鳍鲷、金钱鱼、蓝子鱼混养。三种鱼混养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900尾(5-7厘米),200-300尾(5-10厘米)和200-300尾(5-7厘米),养殖一年,黄鳍鲷亩产可达1500-200公斤。

③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这是为了利用单品种精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剩余饵料,以及为调节排泄物造成的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生而采用的养殖方法,一般是主养一个品种,辅以搭配放养一个品种:a尖吻鲈、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700-800尾(10-12厘米)和200-250尾(5-8厘米);b鲈鱼、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1000尾(10-12厘米)和200-250尾(5-8厘米);c笛鲷、鲷养殖。每亩放养紫红笛鲷900-1000尾(12-14厘米)和黄鳍鲷150-200尾(5-8厘米);d卵形鲳、鲷养殖。每亩放养量分别为800-900尾(10-12厘米)和150-200尾(5-8厘米)。搭配养殖的黄鳍鲷于每年3-4月份放苗,翌年2-3月收获,体重约200克,亩产为30-50公斤。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