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鲮鱼的养殖过程中,鲮鱼碘泡虫病普遍的出现,鲮鱼碘泡虫病多发生在鲮鱼的鱼苗、鱼种阶段,该病危害极大,成为水产养殖的严重流行病[流行病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之一。
鲮鱼碘泡虫病是由野鲤碘泡虫、佛山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佛山碘泡虫的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螺旋形是指股价剧烈波动且交易量迅速减少时所形成的股市运动形式,亦称三角形。]极丝,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孢子为椭圆形。而野鲤碘泡虫的孢子为长卵形。受碘泡虫侵害的鲮鱼种,体表出现肉眼可见的小量*白色瘤状胞囊,使鱼体消瘦,无力游动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等彻底清塘,可抑制孢子大量繁殖,减少此病发生;
2、鱼种放养前,用1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搅拌使之溶解,成5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或用1立方米水放500克石灰氮,搅拌成悬浮液[在某些混合物中,分布在液体材料中的物质并不是被溶解,而仅仅是分散在其中,一旦混合物停止振荡,就会沉淀下来,这种不均匀的、异质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悬浮液(suspension)。],浸洗鱼种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