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的幼体培育设施与消毒处理技术

1.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设施[设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è shī,指安排布置;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组织、建筑等。]:三疣梭子蟹[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幼体[ ...]培育多采用水泥池或水槽,室内、室外皆可,但若为室内池,屋顶需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玻璃钢瓦等)。水泥池或水槽的容积为20~60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水深1~1.5米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水池应设有进排水、滤水、充气等装置,并视当地水温情况,决定是否附设增温设施。池底要有较大的坡度,一般1.5%~3.0%,排水底阀应足够大,直径一般在100~150毫米,以利蟹苗出池。有的地区也曾用土池进行幼体培育,有的培养到溞状末期,即以灯光诱捕的方法,移入水泥池,继续完成大眼幼体的培育。目前,国内沿海各地的对虾、河蟹甚至贝类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设施,皆可进行三疣梭子蟹的人工育苗生产。

在三疣梭子蟹育苗设施中,除幼体培育池外,还应设有一定比例的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卤虫孵化池等,4种池子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的比例大致为1:0.2:0.1:0.1。最好设有预热池,幼体培育池与预热池水体比为5:1,以保证换水温度所需。

2.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与处理:消毒包括育苗池、育苗用水的消毒和清理。凡新建的水泥池,因碱性很强,会影响幼体发育,需用水浸泡1个月左右。若时间紧张,则采取加少量工业**的方法,可缩短浸泡时间。水泥池在育苗前应用每立方水体加20克的高锰酸钾洗刷池底和池壁。

病害对幼体培育的影响很大。海水中的病菌、寄生虫及幼鱼虾都对幼体构成危害。因此,育苗用水必须进行处理。较为简便的是用滤网过滤[是一大类单元操作的总称。],可除去部分敌害生物。在育苗前期过滤时可用150目筛绢网。大眼幼体期间可用80目筛绢网。采用沙滤过滤海水的方法,可阻止浮游生物、有机碎屑通过,效果较为理想。采用化学方法消毒最为彻底,一般向育苗用水中加入120~150克/立方米水体含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8%~10%的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溶液消毒,12小时后再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代硫酸钠,又名次亚硫酸钠、大苏打、海波(来源于其别名 sodium hyposulfite)。]消除余氯。由于硫代硫酸钠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除氯后必须向水中充气。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