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副溶血性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病是一种少有的疾病,该病是由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人或动物食用含有该菌的河蟹,会导致食物中毒。以下就对河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防治措施以及一些特性给大家做个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河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介绍

河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症状:

河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介绍

幼体[ ...]游动[游动,拼音为yóu dòng,汉语词语,是指**、浮动。]无力,头胸甲[头胸甲,是汉语词汇,拼音是tóu xiōng jiǎ,一般指被覆动物体表的坚硬结构。]发红,色素加深,背刺常折断,摄食减少,肠胃空;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眼幼体的症状为:幼体游动无力,在取样瓶中不能逆水游动、甚至平游,上下翻“筋头”,体表发红,有时附肢也红,色素加深,眼柄上色素呈树枝状。

河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防治措施:

1、育苗用水要经砂滤或紫外线消毒或用2-5g/m3的灭菌净消毒可有效的预防。

2、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要注意清洁和营养,多投喂鲜活饵料、优质配合饵料,投喂量要适当,提倡少量多餐。

3、全池泼洒氧哌嗪青霉素,使池水达1~3g/m3浓度,每天二次,连泼3次可有效的治疗。

4、全地遍洒吠哺西林,使池水达0.5-1g/m3浓度,每天1次,连泼2-3次可也起到治疗的效果。

总结:以上就是对河蟹副溶血性弧菌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的介绍,特别提醒下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严格选择和处理产卵前亲蟹,改善孵化环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