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是指为人所熟悉的四种食用鱼类。分别是青鱼、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鲢鱼、鳙鱼[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经过一千多年的人工选择成为优良的水产品种。那么,四大家鱼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本文小编向大家详细介绍四大家鱼的区别。
四大家鱼的主要特点
四大家鱼都属于鲤形目,鲤科。由于这四类鱼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共同特点,适于作为大众食用鱼。而且四大家鱼的生长拐点年龄均比其性成熟[性成熟(sexual mation) 是个体发育的一个方面。]年龄大2-3龄,性成熟后仍会继续生长。
四大家鱼的区别
青鱼,也称黑鲩、青混、螺蛳青、乌青。喜栖息于水的下层,一般不游至水面。以软体甲壳动物幼蚌、蚬、螺蛳等为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中的幼鱼喜食粮食饲料,长至体长15厘米后咽齿压碎功能增强,食性出现转变,转向软体水生动物。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江南湖泊、河川中均有它的踪迹,在自然水域中常集聚于江河和湖泊的深浅结合部。除冬季食欲较弱外,春、夏、秋三季摄食猛烈,且能在气压较低、大多数底栖鱼类普遍厌食的情况下咬钩吞饵,南方钓友多有垂钓青鱼的经历。由于青鱼摄食大量荤食,所以它生长快、个体大,青鱼是淡水鱼[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类中的特大型鱼,大的个体重量可达80公斤以上。原生长于珠江、长江流域各大南方水系,现在全国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养殖,但北方水域养殖较少,市场上很少见有。
草鱼,是我国负盛名的四大淡水经济家鱼类之一,各地对其俗称有:鲩(读音huan)鱼(又分为油鲩、草鲩、白鲩)、草根子、草棒子、混子等。身体修长,椭圆筒型,后部侧扁,性情活泼,喜欢结群。草鱼顾名思义以草为主要食料,包括各种植物加工的饵料,尤其喜欢嫩苇芯,对动物饵料,特别是活昆虫类也是它很钟情的食物,如蚱蜢、蟋蟀、蜻蜓、蝼蛄、青虫等等。草鱼食量很大,生长迅速,每年可长1--2公斤,多龄鱼可达35公斤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公斤。
草鱼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方法被称为“拓荒者”而先后陆续移植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1公斤以上的大草鱼也常常是我们广大野钓爱好者钟爱的垂钓对象鱼之一。
鲢鱼,俗称白鲢、鲢子,头小体侧扁,鳞细腹肥,体色呈银白,头长约为体长的1/4左右。鲢鱼为广布性鱼类,喜群居,栖息于水体的上层,生性活泼,尾鳍有力,系半回游鱼类。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为食,对于一些悬浮于水中的草鱼粪便和投放的鸡粪、牛粪、腐屑类饵料以及酸味的糟食也非常喜欢。鲢鱼喜欢生活在水质较肥的明水区域,在混养鱼塘中,充当了草鱼、鲤鱼的后勤清道夫角色,但鲢鱼耐低氧能力极差。
鲢鱼食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潜入深水底处越冬,基本不活动觅食,而在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游动觅食。当水温在20—32℃时,其食欲为旺盛,也是垂钓鲢鱼的好时机。
鳙鱼 ,也称花鲢或胖头鱼[胖头鱼,即鳙鱼,俗称熊鱼、花鲢、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头大眼小,身体侧扁,鳞片细小,头长约为体长的1/3左右。鳙鱼也为广布性鱼类,平时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脾气温和、行动缓慢,活动力不如鲢鱼活跃。也像鲢鱼一样属于 “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兼食藻类,同时,对豆饼、米糠、酒糟以及禽畜的粪便也非常喜欢。在混养鱼塘中,也充当了草鱼、鲤鱼的后勤清道夫角色。鳙鱼食性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水温降到15℃以下时,基本停止觅食,潜入深水底处越冬。而在整个夏季和秋初时节,大部分时间游动于水域的中上层觅食,当水温在20—32℃时,鳙鱼食欲为旺盛,也是垂钓鳙鱼的好时机。
鳙鱼在南方是很受欢迎的淡水鱼,特别是胖头鱼头肥美适口,有多种食用方法,其中,四川风味的 “傻儿鱼头”、“谭鱼头”都是以鳙鱼头作为原料的,味道极好,在我们西安市场颇有名气。
好啦,今天小编就把四大家鱼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其实,四大家鱼广泛分布在南北的各大水系,人工养殖和自然繁殖、生存都有的保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