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州胜维饲料高级工程师施卫民

昨天在惠东的一个养殖场看到有一个由于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感染引起的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在夏季怎么防治纤毛虫?

脱壳不遂偷死,那些状况已经延续了个把月,一度误诊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导致了一点点损失。联系到最近好几个土池和铺膜池的朋友也出现了这些问题。这里就总结一下,希望是够提醒其他的朋友及时预防和准确的治疗好这些问题。

一、那些池塘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

条件容易泛滥纤毛虫

1、底部和水体已经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了,也就是太肥的池塘容易纤毛虫泛滥。

池塘的底部和水体已经富营养化的池塘体现在:在土池可以看到底泥

[底泥(Sediment)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

发黑、发臭、水质太浓。在铺膜池则可以看到底部膜有粘滑膜、水质太浓。

2、习惯性滥用糖浆、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

的池塘容易纤毛虫泛滥。

由于纤毛虫是通过直接吞食水体中的微生物和**物进行水质净化,所以外水源富营养化、底泥富营养化的池塘还习惯性滥用糖浆、微生物抑就可能会反而加剧了纤毛虫增值速度!

3、养殖过程中投料管理不当,尤其是在没有排污的土池滥投料的池塘容易纤毛虫泛滥。

4、没有合理底改和调水甚至进行了适得其反的调水、改底的池塘容易纤毛虫泛滥。

二、纤毛虫给对虾带来的影响和症状

纤毛虫是一种可以寄生在对虾各个生理阶段的寄生虫,甚至连苗都可能寄生纤毛虫。纤毛虫感染虾苗见视频1

纤毛虫一般是不会入侵到对虾的体内**或组织,而是仅仅寄生在对虾的体表、鳃,和对虾共栖,所以:纤毛虫疾病的诊断一般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对虾的游泳足、体表、鳃为主,不需要做肌肉等等的切片检查。

尽管纤毛虫一般并不会入侵到对虾的**或组织。但是对虾和纤毛虫共栖寄生过程往往可能会给对虾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也就是产生了各种症状。

在对虾寄生的纤毛虫数量不多时,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会太严重,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往往通过及时的换壳就摆脱纤毛虫。但如果纤毛虫寄生数量太多了,就可能会带来对虾脱壳不遂和脱壳不遂偷死、并发感染其他生物等等严重的症状。纤毛虫导致的脱壳不遂见图1:

对虾纤毛虫感染严重时,通过肉眼都可以直接看到其体表的异常,比如对虾的游泳足发黄、发红,鳃部变黑,也就是养殖户说的黑鳃。纤毛虫引起对虾游泳足发黄和影响脱壳见图2:

但是发黑的鳃部用水洗一洗后,用显微镜看对虾的鳃组织,会看到对虾的鳃部并没有变黑,表明那些黑东西是附着物。这些附着物可能会阻碍了对虾的呼吸,继而影响了对虾正常换壳等等生理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对虾缺氧浮游或者打转的浮游,甚至窒息死亡。

纤毛虫感染很严重的生物,甚至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对虾,包括蟹和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的体表面也会绒毛状付着物,也就是养殖户常说的挂脏现象。见图3:南美白对虾、螃蟹、小龙虾纤毛虫引起的挂脏:

感染纤毛虫疾病的虾,一般都会表现出活力差,摄食能力降低,不能正常换壳,生长发育停止等等,如果不及时控制纤毛虫的寄生任其发展,这些症状可能会变本加厉,结果会引起对虾的异常更加严重甚至大批死亡。纤毛虫引起的脱壳不遂偷死见图4:

三、怎么治疗纤毛虫

纤毛虫感染只能够针对性的使用杀虫剂

[杀虫剂(Pesticide. Insecticide ),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

而不是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只要注意停药期、不滥用杀虫剂、合理使用杀虫剂,杀虫剂依然是集约化水产养殖中,保持养殖品种健康、安全、高产量的合理手段。

对虾感染了纤毛虫疾病,就必须用杀虫剂,抗菌素和大部分的消毒药,对纤毛虫疾病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和预防效果的。能够治疗南美白对虾纤毛虫疾病的杀虫剂很多,比如硫酸锌

[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别名皓矾。]

、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等。不过这些效果明确的杀虫剂可能会有一点难以预计的后果,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办。这里介绍茶籽饼、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等杀虫剂供大家参考。见图5

水产养殖常见的杀虫剂见图6

四、纤毛虫泛滥的预防

当池塘池塘太肥了,富营养化程度超出了微生物所能够承担的水质净化能力时,纤毛虫才会取代微生物承担起池塘水质的净化位置,纤毛虫是通过直接吞食水体中的微生物和**物完成池塘水质净化的任务。所以纤毛虫疾病的预防重点:应该在为池塘水体、底部(底泥和底膜)减肥做起。同时:池塘水体、底部(底泥和底膜)太肥的池塘,有可能会出现纤毛虫杀之不绝的感觉。见图7

预防纤毛虫的正确底改和调水原则:降低底泥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也就是为底泥和水体减肥!

为底泥、底膜、水体减肥措施1:

晒塘,通过阳光为底泥减肥见图8

为底泥、底膜、水体减肥措施2:

养殖过程中通过合理底改为底泥减肥见图9:

为底泥、底膜、水体减肥措施3:

尽可能有目的的进行底改,减少不合理改底措施,不合理底改见图10:

为底泥、底膜、水体减肥措施4:

通过使用塘生态降低水体有机肥,见图11:

为底泥、底膜、水体减肥措施5:

减少顽固性老绿水见图12和13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