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养殖人员怕的就是甲鱼得病,这也是养殖业怕的事情,对于甲鱼养殖来说也是一样的,尤其是病原性白底板病对甲鱼的危害往往是病情突发且来势凶猛,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式。
1、温室转外塘阶段,做好温度、采光的调节措施。一般情况下,温室转外塘的时间多定在6月份中旬左右,在6月初就应着手温度的调控,降至26℃时放养至外塘。在放养时段的选择上,建议选择下午4点至5点,阳光直射较弱,气温良好。对于采光的调节,以每天增加温室中日光灯的数量及功率的方式,终达到与外界同等光照水平。
2、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免疫[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mianyi]多糖[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等抗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产品,例如维生素C、**、免疫多糖,使用剂量在千分之二左右。转塘之前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应激产品,降低应激对甲鱼免疫机能的影响程度。
3、养殖后期,摄食量变大,甲鱼排泄物增多,而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的容量有限。因此后期养殖阶段,可通过增氧、定期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适时换水、适量投喂的方式对水体进行精细化管理,对甲鱼的生活水环境的氨氮、硫化氢进行实时监控。
4、严格消毒,出塘前对外塘底泥[底泥(Sediment)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及水体提前半个月左右进行消毒改造,必要时应对池塘底泥进行清淤。出塘的大致流程:甲鱼抓捕、筛选分级、浸泡消毒、放入外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细心,避免出现机械损伤。
5、甲鱼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内服抗菌及抗**药物,间隔时间一般情况下为45天一次,坚持预防,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其中较为常用的中药有板蓝根、连翘、金银花、大黄、穿心莲、黄芩、车前子、茯苓等。
6、白底板病发时,应选择低**类外泼类药物进行外泼;如果底泥及水环境较差可适当对底泥进行改造;选择高敏抗生素,适量结合**、免疫多糖及凉血止血补血的药物用于投喂。死亡率为1%以内,摄食在50%左右时,可增加中药保肝类产品用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