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一旦缺乏足够的钙、镁等矿物元素,就容易出现大量的软壳、空肠空胃、弓身、虾体白浊及偷死等现象。此外,雨水也可诱发虾塘pH值不稳,对虾抵抗力降低,此时,如何稳定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增强对虾体质成为应对低温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如冷暖、风雨、干湿、*晴等。]的重要工作。

  

一、低温天气对对虾养殖造成的影响

  1、对生长的影响

冬棚养虾如何应对低温天气?

  低温天气,水温随着下降,对虾体内酶活性降低、消化吸收率较差,对虾摄食量减少,退料严重甚至不吃料,即使偶有吃料,也几乎不生长。

  当温度低于18℃时,对虾消耗体内能量出现负生长,影响对虾脱壳时间,还会导致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性脱壳。降温过后,随着天气转晴,气温、水温回升,沉积塘底的残铒、粪便及死藻极易滋生有害病菌,水呼吸耗氧率增加,塘底极易厌氧发酵[厌氧发酵是指废弃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产生的变化,液化阶段主要是发酵细菌起作用,包括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质水解菌。]产生各种有毒素使对虾中毒死亡。冷空气经过前后部分虾塘出现的各种病虾。

  2、对水质和底质的影响

  低温天常伴有*雨,水中氧气减少而且耗氧加剧,水体氨氮、**酸盐等有害理化因子增多,对虾会发生病变,容易出现缺氧和中毒症状。

  水温大于冬棚气温时,池塘底部较高温水流与上层较低温水流出现对流,底部有毒物质容易“返底”,加剧水变,耗氧极其严重;大量底部滋生的有害菌上浮扩散,对虾容易误食、粘附鳃部等途径造成鳃病、肠胃病或中毒现象,且池塘换水受限,加上塘底排污不彻底极易恶化厌氧发酵生成有毒素影响对虾生长。

  

二、冬季养虾调水稳水措施

  冬季虾不好养,加上天气变化不定,因此,这个时期的水质管理以稳水为主,结合换水操作,加强补充对虾微量元素,尤其是钙质,对虾才能有坚硬的外壳抵御冷冻天气和水质变化的影响,才能体色鲜亮、延长运输卖个好价格。钙是对虾硬壳的关键性物质,是促进对虾快速硬壳,增强生命活动,增强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的重要微量元素。

  

三、冬棚养虾注意问题

  1、控水稳藻

  冬棚虾因为采用全封闭养殖,棚内外水温差异大,一般不宜换水,换水容易引起对虾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可适当提高水位保持水体稳定,减少应激。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位越高,水容量越大,浮游生物就越多,供给饵料生物就越多,产生的氧气就越多,水质就越优良,抗应激的能力就越强,更容易避免由于水体应激而导致发病的可能性。

  注意放苗前的培藻工作,肥水即是为了培育良好的藻相,藻相的作用:一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水体中70%左右的氧是由藻类提供的);二是吸收水中有害物质,净化水体;三是虾苗喜食的天然饵料。

  2、疾病预防

  冬棚一般来说细菌性的病不是太多,主要流行的是**性的疾病。主要预防的是红体和白斑,而这些**性的传染病目前暂时还没有确切的药物能够治疗,因此预防工作很重要,注意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病虾、死虾,创造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

  冬棚由于水质和天气变化大等原因容易造成对虾应激反应、偷死、抽筋、跳塘、爬沙伏边以及红体白斑综合症等疾病,适当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避免疾病滋生,开增氧机时间应为每天晚上,特别是凌晨4时至7时容易缺氧,此外,在养殖到中后期,碰到*雨天应及时开机,中午,阳光充足,光合作用较强,一般不容易缺氧。中午开机的目的,主要是搅动水体,使上下层水水体产生对流,保持水体平衡。

  3、饵料管理

  注意投饵量的控制,切不可急于加量,摄食情况好的条件下也不能天天加,同一量可维持2-3天后再加,这样既可避免对虾暴食,也有效地避免了饵料过多的浪费,造成饵料系数偏高,加重养殖成本。养殖过程中,可适量添加一些高营养品增强虾体的抗病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

  早晚可多投,中午少投,少量多投,以每日3-4次为好;初一、十五蜕壳时少投,蜕壳后多投,每隔7-10天可选择1-2餐不用投料;大风或气压低,闷热时少投,天气好溶解氧足时多投,用药期间少投。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