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进入冬季,冬季天气寒冷,往往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在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期间常因水体严重缺氧,水体产生有毒气体,鱼体质差,感染病害,管理不善等,造成鱼种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来年渔业生产。那么,如何使鱼种安全越冬?下面小编详细介绍鱼种安全越冬五措施如下:

  1.为鱼种安全越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

  越冬池应选择避风向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水深适宜、靠近水源、无污染[无污染是指产品生产、贮运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以及放射物质、重金属、有害病原微生物等对畜产品生产及运销各个环节的污染。]的池塘,要彻底清塘,淤泥厚度不超过500px,清除野杂鱼、杂草。流水越冬池的水深在1m以上,静水池塘水深应保持在2m左右。水体要求水质清新,肥度适宜,保证有合适的溶氧量,无污染,无药物残留。

如何使鱼种越冬?鱼种越冬五措施(图)

  2.满足越冬鱼类的要求

  越冬鱼种的规格应在250px以上,拥有体质健康、无病无伤、肥满的大规格鱼种和亲鱼是提高越冬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3.适时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合理密养

  越冬鱼类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太早水温过高,鱼种活动旺盛,消耗能量,拉网并塘时鱼体易受伤;但也不能过晚,否则水温过低,拉网搬运鱼体易致冻伤。一般以水温10℃放养为宜,不可低于8℃。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根据水质状况、鱼苗种类、规格大小、体质状况、水面大小及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每667m2放养250px的鱼苗2-3万尾。

  4.及时防治鱼病

  鱼种越冬期间易感染水霉病、赤皮病[赤皮病又称出血性**病,赤皮瘟、擦皮瘟等。]、白点病和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水霉病可以全池遍洒食盐和小苏打溶液或用水霉净、水霉灵等成品药或用五倍子;赤皮病可用碘制剂或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等消毒剂,也可用大黄、三黄粉等全池泼洒;白点病可以全池遍洒生姜辣椒汤,连用三遍;气泡病可以全池遍洒食盐或生石灰,也可加注新水、开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曝气。

  5.加强日常管理

  定期分析水质和观察鱼类活动情况,适时加注新水和施肥。

  以上内容简单介绍鱼种安全越冬五措施,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