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虾形成原因:
在养殖的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中,虾腹都会有不透明的白色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但和黑色的无色正相反),其明度最高,色相为零。]区域,并且这种白**域会逐渐扩大,使整个腹部变白浊色,不透明,组织松散,呈棉花状。这种虾就是养殖中人们常常提到的“棉花虾”。
在目前发现的4种感染
[《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对虾的微孢子虫、奈氏微孢子虫、对虾特拉汉虫和对虾匹里虫,均是寄生在对虾的肌肉。上述的4种微孢子虫中有3种微孢子虫主要感染横纹肌,使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失去弹性(又称棉花虾)。对虾八孢虫主要感染卵巢,使卵囊肿胀、变白、混浊、不清。
问题的危害性:
微孢子虫是一种慢性疾病,从衰弱至死亡,在整个养殖周期都有可能被感染,它影响到对虾的性腺发育,也能导致对虾死亡。病虾组织内,并取代肌肉组织使之变成白色浑浊的团块状。从外观上看,局部好像是煮熟的虾肉。对虾特拉汉虫侵害的部位是对虾的性腺、心脏、血淋巴管、鳃、肝胰腺,使性腺增大,呈白色浑浊状。鳃部和甲壳下组织可有白色团块。感染严重的对虾,由于表皮麻点黑色素扩大而使体表黑色。病虾对**的耐受力
[耐受力(Tolerance)是一种力。]差,容易相互残食。
预防及控制方案:
预防:以预防为主,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现虾池中的虾有感染这种病的现象,则应立即捞出,并彻底销毁,防止健康虾吃死虾。
(1)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并用含氯消毒剂或生石灰彻底消毒,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
(2)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应立即捞出来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