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常见的有聚缩虫(Zoothamnuium)、单缩虫(Carchesium)、钟形虫(Vorticella)、累枝虫(Epistylis)、壳吸管虫

[吸管虫(Suctorida)原生动物的统称,包括淡水和咸水的种类。]

(Acineta)、莲蓬虫(Ephelota)等。虫体多呈倒钟罩形,前端为口盘,其上有纤毛(固着亚目)或吸管(吸管虫类);后端有柄,借以固着在对虾体表或鳃上。有的为群体,有的为单个体;有的虫体能作伸缩运动,有的不能。

南美白对虾固着类纤毛虫和吸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2)症状

这些附着性生物,常附着在对虾的体表、鳃和附肢上,也可在虾卵和幼体上附着,与其营养共栖生活。在附着数量少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和病变,也没有危害;但附着数量多时,虾体表面常可看到一层灰黑色、淡绿色,铁锈色等(随不同种类)绒毛状物,或头胸甲鳃区变黑,称为黑鳃。病虾幼体游动缓慢,活力差,摄食能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止,不能**和蜕皮。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

期的虾体瘦弱,肌肉失去弹性。柔软,甲壳表面污损严重。导致病虾蜕壳难而死亡。

(3)诊断

从外观症状基本上可以诊断,但必须从体表、鳃上取少许附着物做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虫体方可确诊。

(4)流行情况

此病的流行盛季为:

对虾人工育苗期的4~5月。

②疾病防治期间的7~9月。

传播方式是其端毛轮幼虫(生活史中的一种幼虫阶段)随水流带入,或附着有虫体的基质随水源及投喂的鲜活饵料而带入。

(5)防治

①保持水质的清新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放苗前必须彻底清池消毒。放养后适时换用新水;投喂优质高效饲料,避免过多的残剩饵料沉积于池底。

②育苗用水要沉淀过滤,投喂丰年虫

[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盐水虾等多种名称。]

幼体时先要检视,如发现有未孵化的虫卵及卵壳上附有较多固着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时,应用50-60℃的热水处理5分钟左右,**纤毛虫后再投喂。

③全池泼洒茶饼使用浓度为10×0.000001~15×0.000001,或皂角苷1×0.000001,同时投优质饲料,促进蜕壳。④全池泼洒高锰酸钾3×0.000001一5×0.000001或0.8×0.000001一1.0×0.000001的纤虫敌具有明显防治效果。(可先排放一定量的池水,按比例提高施药浓度,施药后4小时,加注新水,恢复原水位)。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