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石斑鱼(英语:Grouper),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一种鱼类,其营养丰富,鱼肉鲜美,所以现在很多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户都在进行石斑鱼养殖,如何养殖石斑鱼才是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适在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目前石斑鱼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要求,因此养殖的鱼都还是以自然海区捕获的幼鱼为鱼苗养成。养殖的石斑鱼幼鱼以手钓钓获的为好。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如何养殖石斑鱼?
(1)鱼种的放养:网箱养殖的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鱼种规格大,增肉率高,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网箱的养殖效率。放养密度依环境条件及养殖技术水平而异,一般放养体长2—3厘米的幼苗,每个网箱可放2000—3000尾。经1—2个月的精养后,挑选出健壮、生长快、摄食旺盛的鱼苗 进行养殖,每个网箱可放1000—1500尾。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再进行分箱,其密度保持在每个网箱300公斤以下为宜。
(2)投饵[ ...]:石斑鱼是肉食性鱼类,一般采用下杂鱼虾为饵。在幼鱼阶段,需用绞肉机将下杂鱼虾碾成鱼虾浆后,才能投喂。以后随着鱼体的增大,可切成小块或大块投喂。当鱼体长大后,个体小的杂鱼和杂虾可直接投喂。投饵量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情况而改变。4—11月份气温和水温较高,是鱼类的主要生长期,也是摄食旺盛的季节,此时的投饵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6—8%.而在12月至翌年3月,气温和水温都较低,鱼类摄食量少,有时甚至不摄食,这时要减少投饵量,以免浪费饵料和污染水质。一般石斑鱼每增重1公斤,约需消耗饵料(下杂鱼虾)7公斤。
(3)更换网箱:一般从幼鱼养殖到商品鱼,需要换几次不同网目[网目是科技名词,拼音wǎng mù,是指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规格的网箱。更换原则是网眼不断加大,不逃鱼而又能保证水流畅通。一般幼苗期用网目为0.5厘米的网衣[ ...]。当鱼体长到体长6—8厘米时,改用网目为3厘米的网衣。当鱼体长到体重150—200克时换成网目为5厘米的网衣。更换下来的网衣,要用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溶液浸泡,除去附着物[附着物是依附于不动产且分离后不能发挥效用的物。],以备再用。方法是用硫酸铜3—4公斤,甲酸 10—15升加淡水400升,然后将网衣放入浸泡2—3天,再冲洗干净。另外,网衣使用前,用硫酸铜或沥青处理,可减少藻类等附着物生长,减少管理上的麻烦。
(4)清除附着物: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网箱及浮子的附着物,防止网眼被堵塞而阻碍水流,妨碍鱼类的生长。清除方法可用人力定期洗刷网壁,也可用冲洗机(水*)冲冼网壁。
(5)安全检查:主要是检查网箱有无漏洞或破损,框架是否牢固等,发现问题。
石斑鱼养殖日常管理
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欲;三是可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加强抗风浪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安全。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国家颁布的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石斑鱼养殖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包括网箱的选择、日常的饲喂以及管理都是需要特别留心的,不过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相信对于如何养殖石斑鱼这个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