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发病的红体症状总的来说有下列三种现象,应准确判断及鉴别,以便对症下药。
1、应激性红体现象
当水环境中各种理论因子突变(尤其是水温、盐度、PH值、氨氮及**酸氮等)时,白对虾表现为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这一现象会随水温、盐度等因子的稳定而消失,但此时虾体抗病能力急剧下降,易感染细菌、**等疾病。
解决办法:(1)高温多雨的夏季要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性,暴风之后开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防止水体分层,且施放生石灰等;(2)排水量不能太大,换水不能超过总量10%。排水要注意水温、PH值、盐度不要变化过大。若已发生变化,可选用二溴海因0.1-0.2PPM或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1-0.2PPM进行全池泼洒。也可使用清水素(枯草杆菌),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
[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
2、副溶血弧菌性的红体现象
此症主要表现为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故又称红腿症,同时往往全身也是红色。病虾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病虾头胸甲的鳃区呈淡**,壳变硬。
防治办法:全池隔天泼洒强克101二次,用量0.2PPM。泼洒后开动增氧机1-2小时。隔3~5天后再全池泼洒清水素0.3PPM,在外用药的同时,内服含有药物的饲料,每公斤饲料加“中鱼尼考”0.5克、Vc1克,生物酶
[生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为蛋白质,也有极少部分为RNA。]活性添加剂
[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1.5克,连续投喂3~5天。
3、**性红体现象
表现为红须、红尾,尤其是尾扇变红,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基本上无红腿现象,肝胰脏变异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通常发生在水环境急剧变化后的1-2天,池水PH高于9,透明度20cm以内的水质中。
治疗措施:首先全池泼洒强克101(超碘季铵盐)0.2PPM,隔天泼洒2次(注意开动增氧机),而后间隔3天,全池泼洒清水素0.4PPM及活化沸石5PPM,同时,须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添加白虾红体消(植物抗**蛋白)15-20克,生物酶活性添加剂1-2克,Vc2-3克及鱼油10-20克,连喂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