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水产生物,自然养殖泥鳅的人也比较多。泥鳅养殖对于环境什么的不太严格,所以可以在多种地方进行养殖。那泥鳅有哪几种养殖模式?泥鳅养殖要注意什么?

  

泥鳅有哪几种养殖模式?

  

1、池塘养殖:

泥鳅有哪几种养殖模式?泥鳅养殖要注意什么?

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地势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方便、交通方便地方。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鳅池可用砖、石等材料砌成。

 

 2、庭院养殖:

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平方米

[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

~80平方米,池深1m~1.5m。,壁顶设压口,压口向池内延伸出5cm~6cm。池底**设有排水口,水管直径1.5cm左右,在池边设有溢水口1个,以便控制水位。出水口与溢水口应用铁丝网罩住,以防逃苗。

  

3、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每平方米可放养120尾左右。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

  其管理方法亦与池塘养殖相同。一般只需投点猪、鸡粪一类的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亦称“农家肥料”。]和农家的残存剩品,如米糠、菜饼等,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4、稻田养殖:

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

 

 泥鳅养殖要注意什么?

 

 1、保证水质:

每天定时查看水质情况,池水要保持在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PH值7.5~8.5,透明度20~30厘米。如发现水源水质较差,可以选择晴天施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每15~20天用1次。另外,水生植物调水作用不可忽视,如水芹菜能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

  

2、病害防控:

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水体消毒可采用漂**

[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

、二**氯

[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等全池泼洒,杀灭水中的病原菌,以预防细菌性鱼病。漂**每半个月使用1次,用量为1克/㎡;定期用1%聚维酮碘全池泼洒,用量为0.5克/㎡;每半个月用溴氯海因0.2克/㎡或生石灰20克/㎡全池泼洒1次。

  

3、保证饵料质量:

夏季泥鳅生长快,要尽量多喂螺蚌肉、鲜蚯蚓和蝇蛆等动物性蛋白饵料,并改平时一日喂一次为每日2次,投喂量以泥鳅当日吃完为宜。巡塘时要观察泥鳅的摄食、活动情况以及有无病情,应及时捞出剩余饵料。

  以上就是“泥鳅有哪几种养殖模式?泥鳅养殖要注意什么?”。虽然说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稻田、池塘、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但是养殖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水质不要太差。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