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生长的最佳季节,而化冰期是影响海参春季生长的重要时期。今年海参仍将供不应求,价格走高是必然趋势,所以做好化冰期的管理尤为重要,是把握海参高产丰收的重要一环。
一、化冰前的管理
1、打冰眼
由于冰下空间密闭,水中[《水中》是作者微生。]藻类、水草等会使水中气体[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饱和度[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过高,易导致海参发生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出现“漂参”现象,所以应尽量多打冰眼,及时释放部分气体,缓解水中气体过饱和[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做过饱和现象。]。
图1参圈冰面打冰眼
2、适当进排水
参圈水色发浓、发浑、发绿、发红等,都应该引起重视,这些多是由于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过肥、藻类过多导致,此时极易出现气泡病等危险情况,建议适当进排水,减少水中藻类数量。
图2参圈底层发红,镜检为甲藻
二、化冰中的管理
1、预防气泡病
有的参圈化冰快,有的则较慢,这主要与参圈的位置及换水情况、冰眼数量等因素有关。春季温度升高,冰下易出现气体过饱和现象,建议及时处理化冰问题,预防气泡病的发生。
图3未化冰参圈水中气体饱和度“爆表”
图4化冰参圈水中气体饱和度正常
2、“漂参”的处理
化冰过程中若出现“漂参”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若是由于气泡病导致,应及时进排水,必要时进行破冰处理;若是由于盐度变化导致,应及时排淡,防止海参上浮冰面而受冻死亡。
图5人工破冰
图6海参上浮受冻死亡
3、控制水位
化冰过程中可适当加深参圈水位,稳定水体温度变化,进排水时应采取少进少排、缓慢加深的方式。此时海参已开始摄食,如若水体环境变化较大,海参易出现回礁现象,影响正常摄食。
三、化冰后的管理
1、改底
化冰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改底,漫长的封冰期导致参圈底层积累大量有害物质,易使海参出现肿嘴、化皮等现象,建议及时使用“底居安”+“底加氧”进行改底。
图7化冰后,参圈底泥发黑发臭
2、诱食
化冰后海参摄食尤为重要,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可使用“利苗多”进行诱食。“利苗多”为深度发酵饵料,色香味浓,诱食性强,投喂方便,海参可直接食用。
3、调水
化冰后参圈换水较少,部分水体中气体饱和度过高,可使用“速解安”进行调水,打破水体表面张力,降低水中气体饱和度,有效预防海参出现气泡病等问题。
图8海参发生气泡病死亡
4、抗应激
化冰后,参圈水质难免发生变化,易引起海参应激回礁。建议使用“激活”,补充植物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增强海参体质,提高其抗应激能力。
参圈化冰前后的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海参出礁摄食时间,时差可达半月之久,严重影响参圈的产量。所以建议大家重视化冰期管理,做好海参高产丰收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