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平鱼由越冬及病害防治技术



一、越冬[词目:越冬 拼音:yuèdōng 英文: 释义:犹过冬。]

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至当年12月,水温降到5℃以后进入越冬期,进入越冬前应更换网箱,稀疏密度,体长8厘米~10厘米的鱼种以50尾/立方米左右为宜。越冬期间许氏平鱼由基本停食,到第二年水温回升到5℃~6℃以上时,开始引诱投食,每日1次~2次。投饵率为5%~6%。越冬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视鱼种的大小及体质状况而异。鱼种平均体重为36.2克,越冬成活率达73.3%。另外,条件允许应将鱼出箱转为陆上室内或坑道水池越冬,以降低海上越冬风险。

二、鱼病防治

生产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水质管理,做好药物预防,减少病害的发生。在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期间,通过换水、清污方式保持良好水质以防止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类的泛滥。同时每隔5天用(1~2)×10-6浓度[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名词。]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或呋喃类药物全池喷洒,防止病菌的感染。如发现鱼体感染病菌也可用1.5×10-6浓度吡呱酸进行药浴。如纤毛虫大量发生则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连续喷洒十分有效。鱼种能摄食死饵后,应定期在饵料中加拌药物和维生素添加剂,以防鱼病的发生。用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药饵连续投喂3天~4天,或土霉素药饵,连续投喂4天~5天。高温季节,在箱内挂药袋,在20平方米的网箱内均匀挂袋4个~6个,每袋装漂**50克~100克,5天~7天换袋一次。

1.弧菌病

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体表发白,并伴有大量纤毛虫寄生[寄生(parasitism)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消化道轻微发炎,对鱼苗危害较大。

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可采用一般性的抗菌药物治疗,呋喃唑酮(2~4)×10-6浓度或氯霉素(1~2)×10-6浓度全池泼洒,连续3天。但应尽早避开那些引起该病发生的因素,如残饵及死鱼等应尽量清除干净。

2.气泡病

症状主要在育苗早期,病鱼腹部有一个或多个明显的大小不等的气泡。病鱼腹部向上,无**常游动而死亡。

治疗此病主要是由于培育池中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过饱和的氧气而致。其防治方法是及时冲注新水,或对育苗室进行遮光降低藻类光合作用。

3.鲺病

症状寄生于鱼的体表,亲鱼及稚幼鱼都有寄生。仔细观察,肉眼可见其在鱼体上不断爬行,加上其口刺对鱼体的刺伤,致使病鱼极度不安。而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4.锚头鳋病

症状刚从海上捕捞的亲鱼有锚头鳋寄生,数量不定,全身都有分布,对许氏平鱼由危害不大。

治疗用(10~20)×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液药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