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大热的一种食物叫螺蛳粉,虽然有的人可能吃不惯,但是喜欢吃的人都觉得螺蛳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螺蛳粉里的螺蛳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那么大家知道螺蛳的生活习性是什么?螺蛳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要注意什么?
螺蛳生活习性是什么?
螺蛳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丰富的湖泊、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适宜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摄食。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螺蛳养殖要注意什么?
1、水质管理
螺丝池塘要定期换水,保证水质适合螺蛳的生长,在螺蛳繁殖期的时候是比较重要的,尽量保证水在流动的状态。在夏季高温季节时保证水体流动能够有效的降温,螺蛳池的水不宜过深,深不能超过40厘米。
适当的调节水体PH值,可以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中和酸碱度,根据水体情况决定调节频率,通常是半个月一次,PH值在7左右是适宜螺蛳生长的范围。
2、饵料投喂
在放养前先在池塘投施适量的农家肥,培养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因为浮游生物可以作为螺蛳的饵料。具体的用量根据池塘养殖数量以及水质而定。放养后可以投放一些菜饼、动物内脏等作为饲养饵料,要注意将饵料切碎,不能整个全部投放进去,螺蛳不好进食[进食是动物为了保持体能和生命所进行之有序的摄入营养和能量的过程,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投喂多少根据螺蛳进食以及重量决定,投喂频率控制在2天左右一次即可。当周围温度超过15-30度范围时,螺蛳停止进食,我们也可以停止投喂饵料。
3、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
螺蛳的疾病防治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并且养殖螺蛳的时候一般是与草食性鱼类混养。所以我们在对螺蛳进项疾病防治的同时也还要注意鱼病的发生。大多数在防治鱼病的时候会向池中投放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其实硫酸铜对螺蛳是有致命的危害的,所以我们要控制硫酸铜的使用。
生石灰是螺蛳防病比较重要的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泼洒生石灰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还能增加水体中的钙元素,促进螺蛳的生长,每次泼洒的间隔在半个月左右。
4、越冬管理
螺蛳是需要冬眠的,当水温低于十度时,螺蛳便会开始钻入淤泥中进行冬眠,在淤泥表面留出小孔用于呼吸。在越冬时螺蛳不会进食,虽然不用投喂饵料,但是我们要保持池塘的水深,定期换水,保证水中溶氧量充足。
越冬成功后差不多就到了捕收的时候,螺蛳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我们捕收的时候只需要保留适量母螺与还未成熟的幼螺,就能做到补种工作,也不需要我们再购苗补种。
以上就是“螺蛳生活习性是什么?螺蛳养殖要注意什么?”。螺蛳在受到人们喜爱的同时,养殖螺蛳的人也变多了,这里提醒大家在养殖螺蛳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螺蛳的生活习性来进行,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