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传染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皮下和造血**坏死病(简称IHHN)是由细小**(IHHNV)引起的传染病。
2.流行:IHHNV感染世界各地
[《世界各地》栏目开播于1977年,是**电视台开办最早的栏目之一。](美洲、东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养殖对虾。引起红额角对虾90%的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但对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和斑节对虾则只引起生长缓慢和表皮畸形,不出现死亡。
2.症状:IHHNV主要感染表皮、前肠和后肠的上皮、性腺、淋巴**和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液态、胶体状或固态的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的细胞,很少感染肝胰腺。
4.诊断:用组织学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解剖学的一个分支。]方法观察到上述组织的细胞核
[细胞核(nucleus)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极少数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哺*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内明显有包涵体,带包涵体的细胞核肥大,染色质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边缘分布,可以初步诊断对虾感染了IHHNV。可以取血淋巴或取附肢(如腹肢)用PCR、DNA探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