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看观摸尝闻测查”方法,能有效地辨别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

的好坏。

1看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如何判断水质的好坏

即看水色

[水色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形成。]

。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的种类和数量的反映。养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

的水色以茶褐色

[茶褐色,读音chá hè sè,汉语词语,指像浓茶水那样的深褐色。]

、黄绿色、淡绿色为好,这些水色具有“肥活嫩爽”的特点,无异常气味,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

富含大量对虾喜食的硅藻和绿藻,且溶氧充足,有害物成分少,非常利于对虾生长。

2观

指观察虾池及周围生物的动态。若发现池中鱼类浮头、螺爬出水面,日落后塘周围有很多蚊虫,有许多海鸥等鸟类在塘面上盘旋等现象是水体缺氧的预兆。当水体严重缺氧时,对虾会浮头游塘,眼和触角露出水面,受惊也不下沉躲避。夜光虫、甲藻和发光细菌大量增殖会使水体发光,极易引起虾池缺氧。除了对虾因投饲不足而游塘外的异常活动外,其他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水质恶化所引起,是水质**的表现。

3摸

指用手指捻一捻虾池水

[《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

,如果手感发涩说明水质正常;如发滑,水质一般较差。

4尝

指用嘴尝尝虾池水味道,如只是发咸,一般是好水,如苦味严重,则是水质不佳的表现。

5闻

指闻虾池水的气味。若水体散发出腥臭或臭鸡蛋的气味,说明水质已出现老化,较差。

6测

指对水体的溶解氧、透明度

[ 透明度是结晶矿物在磨制成标准厚度(0.03mm) 时允许光线透过的程度。]

、pH值、氨氮、硫化氢、**酸盐、化学耗氧量、总碱度、总硬度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若各项指标超出虾池水质的基本要求,则表明水质不好,对养虾不利。

7查

检查虾池底是否黑化。如果池底变黑,散发臭味,表明底质变坏。出现变黑的原因:清池不彻底;投饵过量;池水过肥,换水不够;水体中有大量丝状藻或水草老化枯死后沉底腐烂;下层水长期严重缺氧。在养殖中后期池底较易出现黑化,为淤积于池底的有机物在细菌等作用下进行非**分解,形成池底“黑化区域”。特别是料台是否干净,料台的脏否可以直接体现水质以及底质的变化。

在”看“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情形:

水的颜色

池塘由于施肥品种与施肥季节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水色。一般来说,肥水池的正常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油绿色为主,另一类以茶褐色为主,这两类池水中均含有大量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饵料生物,是适合用于养殖的塘水。

水色变化

水色的变化是池水“活”的证明,它有“日变化”和“旬、月变化”两种情况。一般易被鱼类利用的浮游生物大多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由此形成池水透明度的“日变化”。此外,每10-15天水色浓淡呈周期性的交替出现,这就是“旬、月变化”。凡是水色会变化的池塘是一塘“活水”,否则就有可能是一塘“瘦”或“老”的水。

水面有无“水华”出现

所谓“水华”是指池塘水面出现一层云斑状有色漂浮物,这是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致。有一定水华的池水属于好的池水,其中多数浮游生物能被水产动物摄食、消化,对它们的生长极为有利。但这种水溶氧量低,如遇到天气突变时,不仅易出现对虾浮头的现象,而且常因缺氧而导致藻类大量死亡,使池水变样、发臭,出现泛塘。为此,必须要控制水华的大量出现,其方法有:减少或停止施肥或投饵,换掉部分老水后注入新水,用生石灰全池泼洒。

池塘下风处的油膜

没有水华的池塘,可从其下风处水面油膜颜色面积大小来衡量其水质的好坏。一般肥水池下风处的油膜多,沾粘,发泡,并有日变化现象(即上午比下午多)。上午呈现黄褐色或烟灰色,下午呈绿色,俗称“早红晚绿”。如果水面长期有一层不散的铁锈膜,则说明池水瘦而老,必须换注新水。

透明度

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池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即池水的肥瘦,一般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为中等肥度的水,透明度小于20厘米的为肥水,大于40厘米的为瘦水。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