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水条件差的海参圈如何管理


最近,我有好几个老大哥跟我聊天的过程中说到自己的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圈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条件比较差,有的时候[时候,指季节;节候;事情、过程或情况经过的时间。]一个月最多能进两次水,条件更差的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进几次水。由于换水条件差,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因素,比如盐度[绝对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过高、透明度低、杀敌害[敌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dí hài,释义是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之后换不了水等等。问我这样的海参圈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第一、这样的海参圈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换水的好时机,很长时间换不了水首先盐度很升高,高盐度环境下海参不仅生长慢,而且会出现海参煮不住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高盐度影响了海参皮板的渗透压,或者影响了海参对钙离子的吸收导致皮板差)所以把握好每次进水的时机非常重要!

第二、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水草是让所有海参养殖户头疼的问题。如果海参圈换水条件一般,那么就不能在水草大量生长的时节通过大量换水来控制水草的发展,也能不在水草死亡的时候通过换水来加速水草的**。所以及时控制水草的长势很重要。无论是用农药还是用其他的菌,都可以!一定要控制草的爆发性,少量长草并不可怕,草长起来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草死的时候不处理,很多海参圈不是长草的时候海参损失,都是在水草**的时候让硫化氢清了圈!所以这样的海参圈,前期用菌用药控制,草死后用底改用菌分解,不能大意!警惕绿管菜、浒苔、海棉花,这几种草长得快,死得快。需要更加小心处理。

第三、增氧[ ...]设备一定要上,本来换水条件差的海参圈水就交流不透,如果坝还高,水还深。那么养海参无异于险中求财。把不利因素降低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多一种增氧设备在你的海参圈里,危机到来之时(高温多雨,死草臭底)你就比别人多条生路。而且,流水不腐,常年开启增氧设备,搅动水层,有利于藻类代谢,更能控制水草,还能增加环境容量,增产增收!

第四、投杀敌害类的药物一定要慎重,换水条件差的情况下一定要确保能够及时换水,再用一些杀敌害的药品。很多厂家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不需要换水,更有的厂家直接把杀敌害的药品归类于微生态制剂。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用换水确实不会导致海参死亡,但是水环境里的药物残留(有机磷、菊酯)会让水环境失衡,导致更多新问题出现,例如其他敌害迅速繁殖、水草疯长等。

第五、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要适量。自从海参圈开始投喂饲料之后,每年的投喂量都在增加,很多养殖户确实看到了投喂饲料之后海参圈增产的效果,但是这些人却没有在意投喂饵料之后对海参圈底造成的隐患和负担。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残饵粪便,不仅会造成水草爆发难以控制,还会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成为海参圈臭底倒藻的重大隐患。大量投喂饵料的时候应当及时用安蓝等过硫酸氢钾的底质改良剂**残饵粪便,投喂结束后,及时用碧沃丰清污、拜耳强力拜生源等产品分解底部的污染物。

第六、夏季慎用微生态制剂。近几年气候都异常,多以高温多雨为主,这时候,海参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高耗氧的菌制剂,可以适量使用*酸菌、光合细菌、拜生源等。用菌处理问题,并非用量越大越好。现在很多厂家生产的菌多以物美价廉推向市场,很多养殖户一次用100公斤菌去处理50亩的问题,很多时候反而会造成反作用。所以尽量选择大厂的菌,并且适量使用。

第七、套养其他物种要协调好管理。现在海参圈几乎都在套养车[养车网为前沿的汽车保养维修B2C综合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消费者和产业链平台用户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全方位汽车保养维修服务。]虾,这成为海参养殖户夏季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养殖户的条件并不适合去高产套养车虾,但是也跟别人一样投相同数量的虾苗,不仅虾苗长得慢,而且产量很低,期间大量投饵料又会臭底。所以,换水不佳的海参圈套养车虾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套养的数量,不能盲目跟风。

第八、投的药品应该以无污染和副作用很小的为主,能物理处理,不用化学。能生物调控,不去杀灭。海参能卖就卖,去大留小,这样才能产能稳定!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