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
[青苔,是水生藻类植物,色翠绿,细如丝,生长在水中或陆地*湿处。]发生的环境:一是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池冬季存在有积水,开春没有排干、清池、消毒;二是三、四月份放养虾苗前纳水,没能肥好池,致使水过清引起的。
青苔对对虾养殖有利的一面是:一是青苔本身可以作为养殖对虾的饵料,对虾从小苗开始就喜欢摄食青苔。二是青苔是一些如单齿蛤、蜾赢蜚的良好栖息场所及载体,可以间接的为对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三是青苔本身又为对虾提供匿身场所,以防敌害生物的侵袭,提高虾苗养殖成活率
[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青苔对对虾养殖不利的一面。青苔大量繁殖是要消耗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的养料,使池水严重变瘦,池中的浮游生物增殖受阻,因而影响对虾生长。当青苔在虾池大量繁殖,池水有多深,青苔就有多高,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青苔会遍布全池,至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浮在水面,起水后的虾一旦蹦到青苔上,由于青苔如棉絮状,虾就无法挣扎出来,只能活活的干枯死掉。从而使虾的生长受阻,成活率降低。在高温季节,青苔变黄发白,有的沉底变黑,严重地危害池底,使之散发一种恶臭味,极易引起池虾泛塘。
虾池中出现青苔后的处理方法:
(1)当虾池未放虾苗而出现大量青苔时,一亩水面撒上5公斤左右生石灰将青苔杀灭,然后排干池水,重新纳水肥池。
(2)当虾池已放养虾苗而出现少量青苔时,此时应尽可能的抬高池水水位,繁殖单胞藻
[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使池水肥起来,让青苔繁殖不起来,抑制生长。
(3)当虾池已放养虾苗,青苔在池中又大量繁殖,此时应使用药物清除之。
一种方法应用“扑草净”667克/亩。施用方法将其与泥沙拌匀,比例1:(100~200),湿度合适。选择晴天下午溶氧时施药,在大汛潮期间,施药后24小时连续换水,直到池水溶氧正常。另一方法是在遇大风天,青苔吹到池子一角,同时每15~20天施用光合细菌,按每亩10斤施。这样当青苔**后,由于光合细菌的作用,青苔对对虾及池底无任何污染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