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叫毛蟹、螃蟹,是原产于我国的大型洄游性甲壳动物。具有生长快、食性广、个体大、易养殖等特点。由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喜食的蟹类。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我国养殖河蟹主要进行人工投放蟹种养殖成蟹工作,养殖方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水面低密底粗放型,另一种是小水面高密度精养型。下面小编讲解下河蟹如何养殖,病虫害[病虫害病害和虫害的并称,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影响。]如何防治?

一、河蟹如何养殖

  1.蟹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一般以1—1.5米为好。蟹池底质量好为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螺、蚌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池底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蟹池的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蟹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拦好,以防河蟹外逃。

  2.幼蟹放养放养前应做好蟹池的清塘消毒和栽培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的准备工作。清塘的方法有多种,如排干池塘,曝晒池底:采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或漂**;或两者结合使用,其效果更好。如发现有蛙或蛙卵应及时捞出。放养的幼蟹以隔年的二龄幼蟹(蟹种)为宜,当年放养当年。其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一般可控制在每亩1000只左右。水生植物可栽培些苦草、轮叶黑藻及水葫芦等,一是为幼蟹提供饲料,二是为幼蟹提供栖息隐蔽场所,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河蟹如何养殖,病虫害如何防治?

  3.饲养管理河蟹在池塘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除利用池塘中人工培植的水草和底栖生物外,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由于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主要投喂杂鱼虾、螺狮肉、贝类肉及饼粕、土豆、南瓜、小麦等饲料。但在大规模养殖时,动物性饲料来源有限,且这些饲料营养成分不平衡,利用率低,生产每公斤蟹的饲料成本高。目前多采用河蟹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其粗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饲料颗粒在水中稳定时间保持在24小时以上,饲料系数为2左右。生产每公斤蟹的饲料成本为12—15元。投喂时好把饲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选择数个分布均匀的投饲点,既便于观察河蟹摄食、活动情况,又利于清除残饲。投喂时间为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可选在傍晚前后,一天一次,也有每天两次,可视吃饲情况适度掌握。河蟹对水质条件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尤其对污染的水体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质好,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且肉味鲜美。池塘养蟹其池水PH值应为7—9,适为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若低于5毫克/升,会影响生长发育,若在2毫克/升以下,便会引起河蟹的死亡。为了保持蟹池有较好的水质,一般采用经常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使池水经常保持在清、爽、活的状态,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二、河蟹与鱼类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

  河蟹与鱼类混养主要分为蟹鱼混养和鱼蟹混养两种,前者是以蟹为主,适量混养鱼类;后者是以鱼为主,适当混养河蟹。其共同特点是,能利用池塘的水体和饲料,能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情况下,增收一定搭配品种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蟹鱼混养池塘可混养鲢、鳙、鲤等夏花鱼种,青、鲶等肉食性鱼类不能与其混养。蟹的放养密度与单养相同。少量混养鱼类,一般每亩放400—700尾夏花鱼种。

  鱼蟹混养池塘,在鱼类正常放养的情况下,幼蟹放养密度可控制在每亩400—600只,平时注意水质不可太浓,若发现鱼类浮头,立即换水增氧。

  由于鱼蟹混养池防冻设施不严密,故在天气变冷时,要及时捕捞。

二、病虫害如何防治

  河蟹的敌害主要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其中以水老鼠危害大。河蟹夜间活动在池坡边,特别是刚脱壳的软壳蟹,往往几天行动缓慢,易受袭击。防治的办法可采用药饵毒杀及人工捕捉等。

  目前河蟹所发生的疾病有几种,在蟹苗和幼蟹阶段,有聚缩虫和单缩虫附生,严重时,影响幼体的正常活动和摄食。在幼蟹和成蟹阶段,有蟹*虫和红丝虫寄生。前者寄生在腹部,蟹脐内有白色点状虫体,严重时,肉味恶臭,不可食用。后者寄生在体内,肉眼可见。另外还有溶壳病,即蟹壳上有洞;黑斑病,蟹体上有黑点。

  以上内容就是河蟹如何养殖,病虫害如何防治?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对上述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在河蟹放养前,要彻底清塘,进行消毒,**病菌。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泼洒生石灰,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