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金鲳鱼[鲳鱼,别名有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等。]学名卵形鲳鯵,地方名称黄腊鲳[黄腊鲳,学名长鳍鲳鲹,俗称金鲳,又叫腊鱼,Trachinotus blochii (Lacepède, 1801) ,鲹科鲳鲹属的一种鱼类。],金鲳,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鯵科,鲳鯵属。该鱼体侧扁,卵圆形,臀鳍[臀鳍(anal fin),位于鱼体的腹部中线、*门后方。]与第二背鳍[背鳍(Dorsal Fin)指的是鱼背部的鳍。]略相等,都显著比腹部为长。头侧扁,尾柄细,体披小圆鳞,粘著牢固,不易剥落。前上颔骨向外伸展,第二背鳍及臀鳍前方的软条,构成状似镰刀的圆形,体长为体高的2倍左右(幼鱼)或不及2倍(成鱼)。第一背鳍有硬棘7枚,其中第一枚埋入体中,用手抓活鱼时易刺伤手心。第二背鳍有软条17枚~20枚,臀鳍有硬棘2枚,软条16枚~19枚。

  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对象。鱼苗在广东[广东,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西、福建均有一定数量可捕,**、海南人工已育苗成功,有相当数量返销广东、福建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有人曾想在广东惠东孵化育苗没有成功。

  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金鲳鱼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速度很快,养殖半年体重可达500克左右,养殖者根据金鲳鱼生长速度非常快的特点,选择在金鲳鱼生长最快的6、7、8月份加大投饵[ ...]量,使其迅速生长,尽快达到上市规格,压缩其生长周期,降低风险。

  二、网箱养殖

  1.海区[海区是指海洋的一定区域。]的选择

  网箱养殖金鲳鱼的海区选择非常重要,金鲳鱼为暖水性鱼类,海区最好选择在广东惠东(包括惠东)以南的海区。网箱底距离海底以最低潮位计以1.5米左右为宜,风浪平静,交通便利。

  2.放养规格及密度

  养殖阶段,为早日收获,早日出售体长6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尾/立方米~50尾/立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

  3.日常管理

  (1)投饵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饵料,一是鲜杂鱼;一是人工配合饲料。因金鲳鱼嘴巴较小,鲜杂鱼一定要鲜,搅碎防止鱼骨卡住喉咙而被饿死,在6月~8月份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在其它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投饵量。为加快生长速度,可加大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0%左右,投喂次数增加到3次~4次甚至5次。配合饲料可参照说明来投喂。

  (2)安全检查为防止逃鱼,要经常对网箱进行检查。在台风过后,检查网箱有无损失,有无逃鱼的现象发生。

  (3)消除网箱附着物网箱下海一段时间,有污损生物附着在网箱上,要及时清除。

  (4)记录记录和资料累积,是提高养鱼技术的重要工作。每天一定要对水温、盐度、鱼摄食情况,死鱼情况,天气变化情况,鱼病[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时鱼的正常生命活动受扰乱的现象。]情况等作详细的记录。

  4.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201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巍。]

  鱼病是影响金鲳鱼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箱养殖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大,一旦鱼发病,交叉感染速度快,病情难以控制,易造成批量死亡。防重于治,预防尤为重要。因此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