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

交配

[交配,指的是生物的生殖细胞进行结合,导致受精和繁殖的活动。]

的高峰期,群里很多讨论小龙虾繁殖的种种问题,本文帮你解答!

小龙虾繁殖到底怎么回事?

小龙虾交配

虽然,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不用交配就能繁殖的,但我们所养殖的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是需要交配才能繁殖的。

小龙虾的寿命在18个月左右,母虾稍微活的长一些。

小龙虾交配季节很长,一般水温15~31℃都可见到交配现象,但高峰期一般在每年5-9月。

小龙虾达到性成熟期开始交配,达到性成熟期几乎不脱壳。

小龙虾雌雄分辨:

1达到性成熟的龙虾,公虾个体明显大于母虾;

2公虾龙足粗大,龙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母虾龙足相对较小,大部分雌足上没有红色软疣,即便有颜色也偏淡;

3公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对步足基部,母虾生殖孔则开口在第3对步足基部;

4性成熟的母虾腹部膨大,公虾腹部相对狭小。

小龙虾的交配行为:公虾将精荚通过交接器纳入母虾的纳精囊内,等待母虾卵成熟释放时受精,**在纳精囊内可存活2~8个月。

公虾将**储存在母虾纳精囊里面,供母虾产卵时使用,所以小龙虾是先交配后受精,所以就有了小龙虾受精成功率是100%的说法。

小龙虾在整个繁殖季节并不只交配1次,有做实验指出,在实验期间观察小龙虾交配次数以雌虾为参照物,最少的交配2次,最多的交配5次。

交配行为的持续时间:小龙虾的交配时间一般较长,在实验期间交配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分布。

小龙虾排卵

[成熟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明显地突出于卵巢表面,随着卵泡液的激增,内压的升高,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组织愈来愈薄,最后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排出卵巢,这一过程称排卵。]

受精

母虾卵巢

[卵巢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呈葡萄状,均为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卵泡呈**,卵巢表面密布血管。]

交配之后,母虾卵巢发育时间一般很漫长,卵巢发育的颜色代表了它们的成熟阶段,一般有苍白、橙色、**、茶色(棕色)、豆沙色(深棕色)等阶段。橙色时表示卵巢基本成熟,一般交配后3个月才排卵;到茶色和豆沙色表示卵巢完全成熟,交配1周后即可排卵。

“虾黄”指的就是卵巢和**

从外表观测小龙虾母虾卵巢发育情况:卵巢发育处于初期的小龙虾体色大多数为青色,这些青色虾为不到1年的虾。其体长主要集中在5.0-7.0cm之间;而卵巢发育较好的虾,其体色绝大多数为黑红色,这些虾中有1年的虾和2年的虾,体长主要集中在8.1-9.0cm之间。其中成熟卵巢的黑红色虾中,体长最长和最短的虾的体长分别为10.1cm和6.1cm;而针对卵巢成熟的青色虾,其最短体长为6.4cm。

常年能交配,能观察到**,但母虾卵巢发育情况不同。

母虾排卵

等到卵巢发育成熟之后,进行排卵,排卵时排出胶质物将卵包裹,卵经过纳精囊时,胶质物能促使精荚释放**,使卵受精成为受精卵

[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

。受精卵一般为绛紫色,受精卵最后到达雌虾腹部,胶质物黏附在雌虾附肢上,使雌虾成为抱卵

[鸟产卵后,伏在卵上加温的习性,称为抱卵。]

虾。雌虾怀卵量根据虾的大小,数目不等,可从几十粒到几百粒,一般在300粒左右较多。

母虾将卵排出,经过纳精囊将**受精。

我们所见到的“抱卵虾”,已经是受精卵了。

抱卵小龙虾与掘洞

母虾排卵、受精、孵化

[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

都在洞*中进行,天然水域中很少见到抱卵虾,母虾交配之后会陆续进入洞*。

小龙虾的掘洞活动一般在黄昏至翌日清晨之间进行,持续时间可达6小时以上,对小龙虾洞*的实测检查,成虾的洞*深度一般在50~80cm,有的深度超过1m,幼虾掘洞深度一般在10~25cm。大部分洞*比较分简单,只有一条隧道,离水面上下10cm左右,少部分洞*较为复杂,有两条通道,离水边20cm附近,1m以上的较长洞*均为横向走向,垂直纵向的洞*一般都比较浅,仅为20~50cm。掘洞的位置通常选择在水面下20cm内,但其掘洞的位置选择并不是很严格,在水上潮湿池埂、水中斜坡及浅水区的池底部都可以有洞*。小龙虾的掘洞速度很快,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在砂土、淤泥的生活环境中,**掘洞深度超过30cm。小龙虾掘洞行为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底质条件对小龙虾掘洞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壤土、底质有机质缺乏的砂质土,掘洞较多,而硬质土掘洞较少。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小龙虾洞*明显减少。在静水和缓流水体中洞*明显多于流水和急流水体。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小龙虾的掘洞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8、9、10三个月的掘洞强度最高,洞*分布密度也相应最高,平均每平方米有4.6个洞*;4-7月份次之,平均每平方米洞*有2.8个,11月至翌年3月最低,平均每平方米不到1个洞*,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在冬季和早春(12月到翌年3月)几乎没有掘洞行为。

从洞*中虾的数量情况看,8-11月85%的洞*中有2尾虾,绝大部分是一雌一雄,两尾雄虾同处在一个洞*中的情况比较少见;而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发现在一个洞*中有3尾以上的比例最高,有的洞*甚至有5尾虾;对抱卵(仔)的统计结果表明,4-6月份洞*中没有发现抱卵(仔)虾,7-9月发现抱卵虾的洞*数量不超过20%,而到10月以后至翌年3月份,65%以上的洞*中有抱卵(仔)虾,有时可高达80%,而且在一个洞*中只有一尾抱卵虾。

抱卵虾在洞*内时,会将腹部贴近洞内积水并保持受精卵处于湿润状态,同时不断摆动腹肢带动水流,保证孵化所需的溶氧,并且会用步足深入卵块中清除杂质和死卵。在整个繁殖期间,进入洞*进行繁殖的雌虾一般不会摄食。

抱卵虾孵化受精卵在洞*中即可完成,孵化出虾的速度与水温、溶氧等条件关联极大。一般温度越高,孵化速度越快。水温25℃左右时一般需要15天左右。在35℃水温时10天内即可孵化;低温时甚至需几个月。在9月份幼体孵出需20天左右,而在11月份抱卵虾所抱的卵要到第二年3月份后才孵出。孵化时间随水温变化差异大以及低水温需要较长的孵化时间,是长年经常见到不同规格的小龙虾以及第二年3-5月份仍然能见到抱卵虾的主要原因。

管理要点

1.在7-8月份要收集养殖水体(池塘或稻田等)小龙虾发育情况,观察小龙虾的抱对情况,可抽样一些洞*观察小龙虾的抱卵情况,同时注意留足亲虾。

2.在9月份后要经常关注池塘水体中是否出现幼虾,判断幼虾的多少,可用小网眼的抄网打样。

3.在9月份后特别是在冬季时,要保持池塘一定的水位,尤其是稻田收割开始前常慢慢降低水位以方便收割,促使小龙虾进入洞*,收割后及时灌注水。

4.从9月份后开始,要使池塘水保持有一定的透明度,可施用活力团复合益生菌肥水产品进行肥水,根据水色及时补充施肥。

5.在11月份后,保持一定的水色有利于冬季和初春保持水温和一定的浮游生物;低温肥水困难时可先施用芳钙等补钙产品,再施用低温肥水产品比如:活力碳元。此外,除了8月份在池塘周边栽种布置一些水花生以利于孵出的小龙虾幼体栖息附着外,在10月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栽种伊乐藻,以利于来年水草的生长(伊乐藻在水温5℃以上即可萌发)。

拓展:

事实上,有一个品种的小龙虾不需要交配就能繁殖。,她们就是全都是雌性的「大理石纹小龙虾」(Marbledcrayfish)!

就是这货

这些女强人(女强小龙虾?)不需要靠雄性就可以繁殖下一代!可是根据《每日邮报》报导,由于这个非常厉害的无性生殖能力,以及强劲的生命力,大理石纹小龙虾的数量已经开始失控了!科学家警告,这些无限自我繁殖的雌性大理石纹小龙虾恐侵占欧洲和非洲地区!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