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鱼打粉病?打粉病又叫**病、白衣病、卵甲藻[甲藻是指具有双鞭毛的单细胞集合群植物,形状不定。]病。本病多发生于夏季至秋末,主要是由卵甲藻引起的。下面为你介绍一下鱼打粉病的症状、怎么治。

鱼打粉病的病原介绍

  由嗜酸性[是指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它物质提供氢离子的能力。]卵甲藻的感染而引起。放养鱼的密度过大,又缺乏饵料,鱼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减弱,便可导致打粉病的发生。

鱼打粉病流行特点:

  1、春末至初初秋,水温在22-32℃时流行。

什么是鱼打粉病?鱼打粉病的症状、怎么治

  2、当饲养水质呈酸性(pH5-6.5)。水中会有嗜酸性卵甲藻存在,此时易流行。

鱼打粉病危害情况:

  1、主要危害当年鱼。

  2、可导致鱼死亡。

鱼打粉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拥挤成团,或在水面形成环游不息的小团。病鱼初期体表黏液增多,背鳍、尾鳍及体表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头部和鳃内;继而白头相接重叠,周身好似穿了一层白衣,病鱼早期食欲减退,呼吸加快。口不能闭合,有时喷水,精神呆滞,腹鳍不畅,很少游动,后鱼体逐渐消瘦呼吸受阻导致死亡。

鱼打粉病怎么治

  1、用生石灰5~20毫克/升浓度全池遍洒,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把池水调节成微碱性。

  2、用碳酸氢钠(小苏打)10~25毫克/升全池遍洒。

鱼打粉病综合防治

  1、注意饲养过程中适宜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平曰多投喂配合饵料,增强鱼的抵抗力。

  2、将病鱼转移到微碱性水质(pH7.2-8.0)的鱼池(缸)中饲养。

  什么是鱼打粉病?鱼打粉病的症状、怎么治就是以上的内容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鱼类疾病,可以查询其他页面了解。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