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鲥鱼是潮江回济游性鱼类,栖于海洋,每年*历五、六月间进入长江产卵,到九十月间再回到海中,年年准时无误,故称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的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的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为珍稀名贵的经济鱼类。现就把鲥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鲥鱼养殖技术
(一)人工繁殖
1、亲鱼捕捞。人工繁殖所用亲本多来自天然的成熟鲥鱼,在产卵季节即将到来之时捕获。捕捞的渔具常用绵纶丝三层刺网,网长60米,高2米。网线直径0.25毫米,内网高而松驰,作业时形成囊袋。选择鲥鱼汛期下网,下网后要注意观察巡视,当风平浪静时,有鱼上网,可见上纲抖动,浮子拉沉,应立即取鱼。取鱼时要小心,动作轻而快,取鱼不离水,尽量少碰鱼体。捕获的鱼立即养于船舱内,并不断换水或冲气,以防缺氧或受伤。
2、授精与孵化。人工授精常在江边进行,将捕获的鲥亲鱼栓养于江水中或放养在船舱内备用。如先捕到雄亲鱼,可先取其**保存在冰瓶内,待捕到有流卵的雌鱼时,立即进行干法人工授精。
获得的授精卵,用尼龙袋充氧运往环道或其它孵化器内孵化。孵化用水要求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约7.0左右,水温27-33℃,流速约为0.3米/秒。在正常情况下,经14-17小时就可孵出鱼苗。
(二)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人工孵化的鱼苗,体质弱,在集苗、运输的过程中易受伤。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可创造与天然环境相似的生活条件,即鱼苗到稚鱼阶段的培育仍在孵化环道中进行,密度为每立方水体0.6-1.2万尾。环道的水保持早期流速与孵化时相同,后期逐渐减缓。溶氧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鱼苗在孵出后第3天就开口摄食。此时要用50目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网捞取浮游生物投喂。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投喂。当鱼苗长到1.5厘米时,用1毫米孔距的窗纱过滤饵料,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1.5倍。为了保持池水清新,每隔2-3天就要用皮管吸除环道底部的污物。皮管的入水端要用适当密度的纱窗包裹,以防鱼苗被吸出。仔鱼培养阶段鱼体易感染车轮虫病而引起大批死亡,可用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泼洒,使池水保持1‰的盐度即可起防治作用。
鱼苗经过30余天的培育,长到2.6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放流,或转入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培育大鱼种。
2、鱼种培育。一般采用面积1-3亩,水深2-3米的池塘,放养密度为每亩3000尾左右。放养前一周,要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每亩池塘下基肥200-500千克。放养前三天,每天每亩再泼洒2千克黄豆磨的豆浆,用以繁殖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鲥鱼火片放入池塘后,每天每亩投喂1-1.5千克黄豆浆,使水质显深油绿色或淡褐色,保持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的动物类群。]有较大的密度,以保证鲥鱼有充足的饲料。池塘水源要好,好设置增氧机,以保持池水中有稳定、高浓度的溶解氧。
鲥鱼种也可以用水泥池培育,每立方水体可放养40尾,每天的早、晚投喂浮游动物。2-3天要吸除池底污物一次,并注入新水以增加溶氧和调节水质。为了防止感染车轮虫等寄生虫病,可经常用食盐水消毒,若发现被感染时,也可用食盐水治疗,方法是使池水的盐度达1‰,2-3天后鱼体可恢复正常。
在有条件的地方,入秋后当水温降至15℃以前,可把鲥鱼种移入室内越冬。越冬时的放养密度约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10尾,水温控制在20℃以上,每天投喂一至二次大中型浮游动物,投喂量为体重的1/10。待第二年春天室外水温上升到17℃以上时,再移到池塘中养殖。在越冬期间,在室内水温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鲥鱼种的体重可比越冬前增重近二倍。
(三)鱼种采捕
鲥鱼苗种除人工繁殖获得外,还可进行天然采捕。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于七月下旬,鱼苗种全长1.4-3.5厘米,体重0.04-0.44克时,其体狭长灰白色,鳞片已形成或部分形成,但薄而透明,鳃耙细长。在静水中,这些鱼苗游泳迅速,但在流水中则随水流漂动。晴天无大风时,黎明前后游到浅滩处索饵,风雨天则游到水层深处。
鲥鱼苗与鮰苗、餐条鱼苗极为相似,应仔细辩认才能区别。鲥鱼苗口端位,吻部稍长,眼间距较宽,性急燥,捕捉后鱼苗头喜向容器底部钻,尾部剧烈摆动,此时应及时分选。可用密布网捕捞,作业方式为岸边围网,网长200米,高3米,网是用聚氯乙烯丝织成的网布做成。捕到的鱼苗种要认真分选,并且操作要细心,动作要轻、快,稍有不慎会造成大量死亡。
被分选出的鲥鱼苗,应立即放入盛有2‰食盐水溶液的暂养箱中,放置暂养箱的水体要大,水质要清。投放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500尾左右。暂养期间,也要投喂浮游动物作为饵料,鱼苗会上下翻动捕食。运输途中要换水和喂食,其成活率可达98%以上。运输工具和方法可参照家鱼苗种的运输,其密度可小些。
(四)池塘养食用鱼
在池塘中主要是驯养二龄和三龄鲥鱼。一般二龄鲥鱼的体重可达每尾200克左右,三龄鲥鱼个体重量可达600克左右,即为较好的商品规格。养殖方式常为混养,即在养殖家鱼的池塘中每亩搭配放养鲥鱼30尾左右,或每亩鱼池放养鲥鱼50-80尾,再搭配适量的其他鱼种混养。
鲥鱼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主要有三种,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
(一)纯养(单养)池塘(鱼塘)纯养就是主养鲥鱼,可配套少量的鳙鱼(大头鱼)和白鲢(扁鱼),以控制和调节水质。其特点是鲥鱼能集群摄食,可进行人工强化养殖,提早达到上市要求,养殖周期短。
1、池塘(鱼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左右为宜,排灌方便,需要配置增氧机一台。
2、彻底清塘消毒,**野杂鱼。进行药物清塘,效果较好的常用药物有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和茶麸。
生石灰清塘:带水清塘,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75-100公斤,将生石灰溶化后即全塘遍洒。一般在7-8天后药力消失,经试水后可以放养苗种。
漂**清塘:带水清塘,每亩每米水深用漂**(含氯30%)15-20公斤,漂**溶化后即全塘遍洒。一般在5天后药力消失,可以放养苗种。
茶麸清塘:带水清塘,每亩每米水深用茶麸(粉状或饼状)50-75公斤,先将茶麸浸泡一天,然后加水调匀,全塘(池)均匀遍洒。一般在7-8天后药力消失,经试水后可以放养苗种。
3、培育生物饵料:在清塘后的当天或第二天,每亩可施放花生麸(打碎成粉状)25-35公斤,或麦皮糠、白糠25-40公斤,培育出中等肥度的肥水,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约7-10天就可以放养鲥鱼苗种。培育浮游生物饵料的目的,在于给鲥鱼苗种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4、放养规格和数量:鲥鱼放苗规格,以3-4厘米为宜,每亩放养1300-1500尾,其成活率可在90%以上,亩产达千斤以上的生产水平。
(二)混养将鲥鱼混合放养在鳗鱼池塘、家鱼池塘、或其他优质鱼池塘,都能有效地控制浮游动物、无脊椎动物的过度繁殖,不仅能调节水质,而且能增加鱼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混养的苗种规格以5-6厘米为宜,每亩放养200-300尾。
(三)大水面养殖大面积池塘、水库和湖泊都可以放养鲥鱼,具体放养规格和数量可参照混养方式,但放养规格宜稍大,放养数量较少。
鲥鱼养殖日常管理
1、清水草捞死鱼
适量的水草可以增加水体浮游生物的数量,为鲥鱼提供天然饵料。如果水草过多,不但会影响水质,还会为拉网而带来麻烦。水草过多的时候应及时捞出。
有时因为天气原因或者管理不善,有个别的鲥鱼适应能力差,就会死亡,这时要及时捞出死鱼,以免死鱼在水里变质,影响水质,带来疾病感染。捞出的死鱼要在偏僻的地方掩埋,不能随处乱扔。
2、巡塘检测水质
每天派专人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巡塘时要检测水温,如果水温不在养殖要求内,要马上进行调节。
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水质检测,每次取一杯水样。水样的搁置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要及时拿到实验室,检测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和氨氮含量等指标。
3、调节水质
每个月要定期进行一次水质的调节。可用EM菌液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每亩用量为100毫升。EM菌液是一种混合菌,包括芽孢菌、酵母菌、*酸菌等等有益菌类。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有效的调节水质。
正常的pH值是8左右,如果发现pH值低于7.0,就要向池塘泼洒生石灰调节水体的pH值。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每亩的用量为5千克左右。可根据水体pH值适度增减生石灰的用量。
室外池塘和大棚池塘的水质调节方法都是一样的。
4、疾病预防
一般来说,做好了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鲥鱼是不容易得病的,但也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可用二溴海因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每月定期泼洒一次,每亩用量为200克左右。二溴海因是杀菌、灭藻用药物,可杀灭各种细菌、真菌、**、藻类等有害生物,能有效预防鲥鱼疾病。
室外池塘和大棚池塘的疾病预防工作要同步进行。
鲥鱼鱼病防治
鲥鱼主要疾病有车轮虫病、烂鳃病。
(一)车轮虫病的防治
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镜检鳃丝、鳍条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车轮虫布满鳃部。症状:鱼体呈黑色,瘦弱,摄食离群,游动缓慢。
治疗方法:忌用敌百虫
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溶解后全池塘(鱼塘)均匀泼洒。疗效较好,单用硫酸铜每立方米水0.7克也可。
2、使用四川华强渔牧药业有限公司“华洋牌”灭虫精,每立方水用0.07克。
3、使用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渔经牌”灭虫精,每立方水用0.3克。
(二)烂鳃病原菌防治
症状:肉眼检查鳃丝变白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亦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病鱼游动缓慢,体色暗黑,头部颜色特别暗黑。
治疗方法:
1、漂**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溶解后全池塘(鱼塘)泼洒。
2、二**氯每立方米用药0.5克,溶解后全池塘(鱼塘)泼洒。
以上就是鲥鱼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鲥鱼的问题,还可以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