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观赏鱼[观赏鱼只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的时候,由于护理不当,容易导致观赏鱼感染一系列疾病。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观赏鱼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养殖观赏鱼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
观赏鱼水霉病病因
(1)新缸、新水。饲养用水不够老,水质不好,生化系统还没建立,容易导致发病;
(2)鱼在运输途中擦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伤害),水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趁虚而入;
(3)生化系统不是很稳定的时候大量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
(4)换水的时候温度跟缸里的温度不一致(应该高于鱼缸一度),换水速度过快,过急,水直接冲到鱼身。就使用细管子,一般换一桶水需要15-25分钟。换水太快会造成PH值骤变,导致直接**鱼的身体,破坏保护黏液;
(5)用外寄药过量,破坏保护黏液,鱼皮肤直接接触到细菌;
(6)水过老,不经常换水。
观赏鱼水霉病症状
当鱼体受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的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的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露在体表外面。水霉菌丝呈白色或灰白色成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鱼类因瘦弱逐渐死亡。
观赏鱼水霉病防治
1.预防
(1)在购买或运带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回来后,原暂养水源不要弃去,用干净纱布过滤入观赏鱼缸,再掺以适量自来水搅拌均匀即可。鱼在入缸前先用2%~3%食用盐水溶液[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浸洗3~5分钟,以防止带入寄生虫等病原菌和极易感染的水霉病发生。
(2)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定时、定量投喂,及时清理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和加换新水,操作要轻,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有条件尽可能将鱼缸放置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另外让其多晒晒太阳,以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3)每隔20~30天,在一次清理、投喂前,先向鱼缸里加1‰~2‰食盐,用玻棒轻轻搅拌,待食盐完全溶解后再投饵,等饵料吃完后,再顺便清理排泄物、加换新鲜水,操作过程中,同样尽量不要伤到鱼体。
2.治疗
(1)红锦鲫发病早期症状春节过后不久,可能由于水温较低,再加上换水不注意,笔者所养红锦鲫的其中两尾在水中游动时,肉眼己看出在紧靠左右两侧鳃下躯体表面依稀长出了外菌丝,但还不严重,范围小,肌肉部分还看不出有太大损伤,没有红肿发炎等其他症状,但用手触摸此处有粗糙感。
(2)病鱼隔离和消毒 将两条发病的红锦鲫暂时进行隔离、治疗。其他鱼也暂时移入其他暂养器具中,用2%~3%食盐水溶液浸洗3~5分钟以消毒杀菌,另外对养殖所用鱼缸、以及小捞网、换水排污等器具全面进行清洗,并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
(3)病鱼手术刮除治疗 戴上一次性塑料手套,一只手将发病的红锦鲫轻轻捞起,另一只手用圆头镊子迅速而轻巧地将肉眼可见的菌丝体捏刮去,再用湿的干净棉纱布轻轻擦拭病灶处,然后将手术后的红锦鲫置2%~ 3%食盐水溶液中浸洗3~5分钟。水霉菌丝一次手术去除不干净,第二三天长出时,再重复以上手术,这样刮除手术一共治疗了4次才将水霉菌清除。两条红锦鲫通过手术,尽管水霉菌清除,但病灶处有淤血和微微红肿,这时鱼体在恢复期要尽量少喂食,少触动,多晒太阳。
养殖户们在了解过观赏鱼水霉病病因、症状和防治等内容之后,对于该病应该有了更好的防治方案,为今后更好的处理该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