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良水质,有益菌
[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浓度;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Protozoa)和多细胞生物(Metazoa)。]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营养,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oxygenic photosynthesis)和不产氧光合作用(anoxygenic photosynthesis)。],又补充提高了水体的溶氧,形成了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shengtaihuanjing];
(2)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有益菌,不仅竞争性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体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防御、调控的作用。],强化机体的应激反应
[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增强抵抗疾病能力和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