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水肿”处理一例


辽宁大连栗子房镇一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养殖池塘养殖面积50亩,网礁,平均水深1.5米。从2010年到2014年,共计投苗1.2万斤,2014年全年出参8000斤。发病时海参规格多数在15-30头/斤。

2015年3月15日化冰后,养殖户自行使用“永乐碘”3亩/瓶+“底居安”4亩/袋+“底加氧”4亩/袋,改底、“消毒”。来潮时少量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之后使用“激活”2亩/袋+“速解安”3亩/袋,缓解海参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增强体质。

3月18日,晴。上午去圈里观察[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发现海参有发硬(图1)、身体“打弯”(图2)的现象,有些海参的腹部凸起,呈“水肿[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的症状(图3)。发病海参在池边较多,里边较少,该圈黄管[黄管是汉语词汇,拼音huáng guǎn,意思是**笔管。]菜较多。上午10点46分测得表层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为13mg/L,饱和度[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为139.9%,底层溶解氧(图5)为18.86mg/L,饱和度为186.1%,底层水温为9.2℃;表层pH值8.7,**酸盐<0.005mg/L,氨氮测不出,上下水层的盐度基本一致。解剖海参的瞬间,从体内释放出大量的水。观察发现,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树被水状的液体“包裹”着,肠道食物饱满(图4)。

3月19日和20日均少量换水,3月21日观察发现海参“水肿”的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当日下午外用“激活”、“速解安”,用量同上。

3月22日,电话询问海参的状况,看圈人员反映,“水肿”的海参比前几天少了。24日利洋服务人员去圈中观察海参状态,没有发现“水肿”的海参,并且海参舒展、摄食良好。

分析:1、解剖发现肠道有食物,说明该病是急性发生。疾病在冰面化开后发生,且在水边居多,池塘中间较少,水中溶解气体[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严重过饱和[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做过饱和现象。],特别是海参生活的底部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根据发病特点和水质情况初步诊断为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引起。

化冰后,水体中的气体压力骤减,水体和海参呼吸树等组织内的溶解气体严重过饱和,海参体内和体外形成的游离气体对呼吸树造成机械损伤,导致呼吸树呼吸膜的通透性增强,造成大量液体进入组织形成“水肿”症状。大量黄管菜的光合作用也加剧了气泡病的发生。

2、少量换水后降低了水体中气体的饱和度,“速解安”为表面活性剂,打破水体表面张力,促使水体中过饱和的气体快速逸散,也降低了水体中气体的饱和度。“激活”改善海参体质、抗应激,增强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利洋水产药店栗子房店贺洪涛王运华提供2015.11.12)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