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苗期病害的防治措施
随着罗氏沼虾人工育苗生产迅速发展,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虾病明显增多,且许多疾病病源难诊、发病速度快损失严重,对此可参考以下防治措施。
1、育苗池消毒
[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把洗干净的育苗池用刚配好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每立方米
[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用100克)溶液喷洒一遍,冲洗干净,再用高浓度的生石灰水
[石灰水是指氢**钙的水溶液,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钙与二**碳反应产生沉淀。]浸过池底,池壁用刷子刷洗,2小时后冲洗干净备用。
2、工具消毒:把工具放在配好的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40—50克)溶液里浸泡2分钟后冲洗干净,各种工具实行各池专用或者用完后消毒好才拿到另一口池中使用。
3、亲虾及虾池
[虾池是江苏省东台地区的传统小吃。]消毒:采取“搬池”办法每半个月进行1次消毒。对亲虾全部搬走,放干池水,用高浓度生石灰水全池泼洒,刷洗,半小时后冲洗干净加入新鲜水,把亲虾用、高锰酸钾溶液(每立方米用20克)浸泡十分钟放回池中。
4、育苗用水消毒和培育:把刚抽上来的井水或河水用三氯异氰尿素(强氯精)全池消毒(每立方米0.4克)、冲气、曝气培育5—7天,待水中出现浮游生物,停气沉淀半天,取上层水加入浓缩海水配成比重1.008的半咸水,2天后用筛绢网后使用。
5、药物防治:幼体孵出2天后,用土霉素全池喷洒(每立方米水体1克),每12小时1次,连用3次;隔2天后用**灵全池泼洒(用量同上),每天1次,连用2天。幼体长到Ⅴ期后,用红霉素和痢特灵拌鸡蛋投喂(加药量分贝为0.7%克、1%克),每天1次,连喂2天,2天后换水或“搬池”。
二、成虾养殖期间的病害防治
1、幼虾培育池中水蜈蚣、松藻虫的清除:养虾忌用敌百虫、敌**等药物。可根据松藻虫和水蜈蚣的趋光性,在池边水面固定一个木框,框内放入煤油,在框上面悬挂一盏电灯,夜晚开灯引诱虫子在灯下**接触煤油,使其呼吸孔被煤油堵塞窒息而死。
2、虾池青苔的根除:青苔是鱼池、虾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对虾池水质、虾体的生长有不利影响。草木灰
[植物(草本和木本植物)燃烧后的残余物,称草木灰。]清除法仅局限于未放水的池塘,在放水前施用草木灰于青苔表面,遮住阳光**青苔,但对以放水的池塘无效果。对已放入养虾的池塘,当青苔大量繁殖时,可用抓根、施肥和增加水深相结合的办法,能基本根除青苔。根据罗氏沼虾蜕壳多集中在夜间的特点,在晴天的中午,用粗铁丝绑成爪状。再绑在竹竿上,下池去抓遍,捞出池底的青苔,然后根据池水的肥度,每亩施用50—100千克有机肥,水深升即至1米左右,保持4—5天可。
3、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病的防治:其病症是虾的附肢、眼和鳃等部位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行虫灯纤毛虫。治疗方法有:冲注新水和换水,用孔雀石绿或硫酸铜
[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等传统渔药浸洗。孔雀石绿(每立方米水体用0.2克)浸泡30分钟,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0.4克)浸泡6小时,每疗程连续3—5天;也可用市售商品鱼药(如:纤毛净、甲壳净等)进行治疗,用量要参照各自的使用说明。
4、黑鳃病的防治:其病主要有虾鳃部由红色变为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虾鳃萎缩,逐渐失去呼吸功能;这主要是由水质污染、镰刀霉菌感染引起的。防治办法有:养殖前应对虾池彻底的清淤消毒;养殖期间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5—20天1次,每亩20千克。对病虾可用呋喃唑酮(每立方米水体2—3克)浸洗2—4次,每次5—10分钟;也可用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量10可)。
5、黑点病(黑斑病、甲克病)的防治:其发病初期病灶处有较小的黑斑,逐渐溃烂。最后病灶处甲壳质
[甲壳质(C8H13O5N)n,又称甲壳素、几丁质,英文名Chitin。]被腐蚀呈黑斑,通常虾壳边缘或顶部易受侵袭,引起内部损伤。这主要是由于虾池底层水质变坏,一些能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所致;防治办法有:养殖前须彻底清淤消毒以预防;养殖期间定期用生石灰水泼洒(用量同上)。放养的密度要合理控制。发病后用呋喃唑西林(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