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水温也在上升,常见的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红腿病
[红腿病的病原已报道的有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哈氏弧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等均为革兰染色*性杆菌。]、烂眼病、烂鳃病时有发生;其次,随着雨水增多,特别是遇到雾天低气压以及大暴雨,容易造成水体分层、盐度下降、溶解氧降低、pH值下降等问题。在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过程中,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要求示范户
[【词目】示范户【读音】shì fàn hù【释义】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型户、样板家庭。]做到:
1、加强水质管理,尽量少换水,保持水质稳定。遇暴雨天气,及时排出上层淡水,同时开启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用熟石灰
[熟石灰:所属现代词,指的是用于制漂**, 硬水软化剂和自来水消毒澄清剂及建筑工业等。]调节pH值,适当减少投喂量;在饵料中添加“免疫多糖”、“VC”、及“生物酶
[生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为蛋白质,也有极少部分为RNA。]活性剂”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2、注意巡塘,特别是天亮前的这段时间,注意观察对虾摄食、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发现细菌性疾病如烂眼病、烂鳃病、红腿病等,使用沸石粉或底质改良剂
[改良剂是指能够改良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物质,食品改良剂是由食品级的原料在食品配料中通过添加少量即可改善面团的性能及食品品质及风味。]改善底质和水质;科学投饵,减少残饵,保持底质和水质良好;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3~0.5PPM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在饵料中拌入氟哌酸
[氟哌酸,即诺氟沙星,化学名称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呱嗪基)-3-喹啉羧酸。]0.5%或大蒜1~2%投喂5~6天。
4、对于**性疾病,如白斑病
[白斑病,是医学上对以皮肤白斑为主要症状的一些疾病的统称。]、红体病(红尾病)等,因其发病快,死亡率高,如有发现,建议示范户迅速采取措施起捕,阻断病原传播途径。